模块化三维框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价值网形成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本文选题:产业价值网 + 产品模块化 ; 参考:《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02期
【摘要】:在组织梳理产业价值网的理论演化脉络、时代背景和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论证提出一个包含产品模块化维度、产业组织模块化维度、产业价值链模块化的关键价值区域生成与强化的模块化三维研究框架,综合了多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将产业价值网的形成与发展纳入经济全球化的视野,研究产业价值网模块化分工与交易、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组织与治理、关键价值区域形成机制及战略等,为推动产业价值网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theoretical evolution of the industrial value net,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the related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proposes a dimension of product modularization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odularizati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value network is brought into the view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by integrating the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into the modular three-dimensional research framework of the key value region of the modular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value chai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value network,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odularization division of labor and trade, the organization and governance of modular production network,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strategy of key value region, and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value network.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6300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22) 广西大学211工程四期重点学科群: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与发展研究项目
【分类号】:F06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志彪;张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与NVC的比较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5期
2 余东华;芮明杰;;基于模块化网络组织的价值流动与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2期
3 朱有为,张向阳;价值链模块化、国际分工与制造业升级[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9期
4 吴华清;刘志迎;;基于价值网理论的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以安徽汽车产业东接发展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5期
5 盛革;;模块化价值网及其知识管理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年04期
6 毛蕴诗;王华;;基于行业边界模糊的价值网分析模式——与价值链模式的比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宁;庄尚文;;模块化与企业组织结构变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6期
2 程立茹;周煊;;企业价值网络文献综述及未来研究方向展望[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高峰;;全球价值链的微观视角:基于企业层面的综述[J];商业研究;2009年05期
4 刘莹;;国际生产网络与我国加工贸易技术外溢的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刘志彪;张杰;;Export determinants study reveals strategy’s weakness[J];China Economist;2010年01期
6 梁运文;张帅;;垂直专业化下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层次传导效应[J];财经研究;2011年12期
7 江波;李美云;;生产服务业出口贸易、创新与生产率提升:理论与实证[J];财经研究;2012年07期
8 张杰;刘志彪;季新野;;转型背景下中国本土企业的出口与创新——基于江苏地区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8年06期
9 卓越;;全球价值链治理、升级与本土企业的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9年08期
10 张杰;刘志彪;;需求因素与全球价值链形成——兼论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封锁型”障碍与突破[J];财贸研究;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利钧;基于资源共享的价值网企业合作创造价值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叶宏伟;国际市场势力与出口商品结构升级[D];浙江大学;2011年
3 高若阳;基于知识观的组织模块性与企业适应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军;企业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杜宇玮;国际代工的锁定效应及其超越[D];南京大学;2011年
7 王雅俊;模块化视角下的服务型工业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蔡济波;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我国本土生产型外贸企业升级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9 张桂梅;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满小莉;基于CODP的不同生产模式下竞争优先权与制造目标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舒琳;服务外包的经济福利效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骠宇;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湖南产业转型升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马伟伟;外资代工模式下本土企业升级的市场环境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何坚;基于要素供给条件变化的产业发展成本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孙雪莹;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服装业产业升级问题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谭冬;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潘豪;基于价值链治理视角集群区域转移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8 陈奉磊;基于垂直型价值链治理结构的我国制造业升级路径分析[D];东华大学;2011年
9 丁卓君;服装产业全球价值链治理与中国供应端应对战略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10 孙金香;服务业模块化组织柔性生产机制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瑞博;价值模块的虚拟再整合:以IC产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1期
2 胡晓鹏;从分工到模块化:经济系统演进的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9期
3 李怀斌;客户化企业范式的双模块结构假说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3期
4 李海舰,原磊;基于价值链层面的利润转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6期
5 余东华,芮明杰;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与企业边界变动[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0期
6 张辉;;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与产业发展策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1期
7 芮明杰;刘明宇;;网络状产业链的知识整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1期
8 朱瑞博;;模块生产网络价值创新的整合架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1期
9 卢福财;胡平波;;网络租金及其形成机理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6期
10 李平;狄辉;;产业价值链模块化重构的价值决定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群峰;3G产业生态系统研究(上)[J];现代电信科技;2003年08期
2 乔毅;;从产品模块化到设计模块化的演进[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年04期
3 赵艳萍;程发新;江旭;;虚拟企业模块化组织结构的要素分析与设计[J];软科学;2008年05期
4 胡晓鹏;;产品模块化:动因、机理与系统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2期
5 李小北;余洪燕;徐宏玲;;产品模块化模型与标准化[J];经济管理;2008年07期
6 戴开勋;;大规模定制模式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9年03期
7 陈建勋;张婷婷;吴隆增;;产品模块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中国情境下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9年03期
8 刘志阳;施祖留;;模块化外包类型、价值与风险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9 顾龙芳;;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模块化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10期
10 朱其亮;陈伟玲;;3G产业价值网的分析[J];每周电脑报;2008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马盼虎;栾忠权;;基于模块化思想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与应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栾忠权;马盼虎;;基于模块化思想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环境保护分会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陈亚勇;;LED产品模块化与智能控制应用之探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4 巫景飞;芮明杰;;企业创新战略视角下的产业模块化动力机制研究——基于计算机产业演化史的考察[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谈洪;;气象雷达模块化设计技术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6年
6 焦黎;钱钰博;孙厚芳;;面向模块化设计与制造全过程的产品模块结构编码研究[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慧;实践的考验[N];中国航空报;2010年
2 焦集莹;隆宇电子逆向思维攀高峰[N];中国电子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岳莉;语音产业如何摆脱成长的烦恼[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4 郭涛;模块化UPS大有可为[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5 甘霖来;管理“动成长”[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顾汶;以爬的姿势实现飞的速度[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7 张罗玉;电子银行业务 防范风险 创新发展[N];金融时报;2004年
8 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传输产品部;LMDS为宽带运营商创造新机遇[N];中国电子报;2003年
9 ;LMDS为运营商创造机遇[N];通信产业报;2003年
10 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传输产品部;LMDS为宽带运营商创造机遇[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徐宏玲;模块化组织形成及运行机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孔凡斌;面向客户选项的模块化产品开发方法与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龚京忠;基于FPBS的机械系统模块化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谌炎辉;复杂机电产品模块化设计若干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李浩;广义产品模块划分与融合的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刘曦泽;面向复杂机电产品的模块化产品平台设计方法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陶颜;金融服务模块化创新:过程机理与创新绩效[D];浙江大学;2011年
8 靳宇;机械装配结构组织性研究及其在概念设计中的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永进;装备类产品模块化快速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唐金栓;我国汽车产业价值网构建和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3 戴开勋;大规模定制模式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4 姜勇;基于博弈论分析的我国移动支付产业链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5 司莉纳;高效砂带磨床产品模块化系统设计方法研究及应用[D];重庆大学;2010年
6 洪城;绿色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联合设计方法[D];浙江大学;2014年
7 邓鹏;加油车产品模块化配置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蔡文雅;产品模块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沈琦;移动搜索的产业链及其盈利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江平;面向3G业务的通信产业价值链分析[D];东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84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84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