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入道德偏好的“经济人”假设重构猜想
本文选题:理性 + 道德偏好 ; 参考:《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摘要】:人类理性能否作为经济学基础假设的逻辑起点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在纳入人类道德偏好的双重动机下利用二次理性的假设提出重新构造"经济人"假设的猜想。旨在回归经济学基础假设的社会性,揭示人类多重原始动机下抉择的行为模式,并解释不同社会性质下人类有限理性实现程度①的影响因子,以及影响社会最终结果的机理。
[Abstract]:Whether human rationality can be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basic hypothesis of economics is the focus of academic debat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ut forward the conjecture of reconstructing the hypothesis of "economic man" by using the hypothesis of quadratic rationality under the double motive of incorporating human moral preferenc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turn to the sociality of the basic hypothesis of economics, to reveal the behavior pattern of human choice under multiple primitive motives, and to explai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egree of realization of human limited rationality under different social 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 mechanism of influencing the final outcome of society.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春学;经济人的“再生”:对一种新综合的探讨与辩护[J];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2 叶航;利他行为的经济学解释[J];经济学家;2005年03期
3 何大安;行为经济人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坦;论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义利”观念的时代演化与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徐孝霞;道德情感教育中的“同情”与“移情”[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王海明;公正:以德治国的最重要原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刘喜珍;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吕孟仁;对《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关系的理解[J];长春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6 李国和;“经济人”假说的社会学审视[J];财经科学;2003年S1期
7 熊德平,朱银芳;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逻辑[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8期
8 邓可斌,何问陶;个体理性、风险偏好、社会地位与我国消费增长——基于跨期替代资产选择理论模型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5年05期
9 杨善林,王素凤,李敏;国有企业经营者负激励机制设计——“油锅合同”模型解析[J];财经研究;2005年09期
10 张树德;带有价格波动项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研究——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均衡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崇福;;推动我国风险学科发展的若干思考[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周子捯;;澳门推行节能基金浅析——以酒店业视角出发[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3 陈水芬;韩丽亚;;国电机械设计研究所建筑设计事业部:翁樟强[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荣;;小概率权重高估的边界条件及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国营;陈宇峰;;哈耶克的政府失灵与公共治理理念及其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6 吴宇晖;;政治经济学的大目标在于富国裕民——为《国富论》出版230周年而作[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刁伟涛;;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和降位——后现代主义的视角[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8 顾学宁;;自由金融制度、全球经济秩序与中国金融制度的创新[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9 苏迅;干飞;;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研究综述[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10 C.Schlick;T.Licht;;A NOVEL APPROACH TO SIMULATE COMPLEX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ES[A];第十二届工业工程和工程管理国际会议论文集(一)[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灯塔;风险度量与组合投资新方法——双侧部分矩模型[D];厦门大学;2001年
2 周天宇;论金融衍生工具及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3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张文勇;民营资本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郭怀英;行为金融学分析与证券市场风险控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郭晔;“有限理性”框架下证券交易监管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王万山;软件产品价格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8 庄锦英;情绪影响决策内隐认知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胡忠雄;正其谊以谋其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匡安荣;“道法自然”与经济自由——一项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登峰;法治的人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崔萍;试论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和启示[D];暨南大学;2003年
4 侯永建;行为金融及其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应用[D];青岛大学;2003年
5 沈嘉祺;道德情感教育探究——关于道德情感生成与培育的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霞;伦理道德与交易成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唐俐;“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分析及其矫治[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皮湘林;论医生的道德情感及其培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小军;“经济人”假设的伦理思考[D];湘潭大学;2003年
10 齐晓睿;股票市场过度反应的实证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叶航;利他行为的经济学解释[J];经济学家;2005年03期
2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3 程恩富;新“经济人”论: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J];教学与研究;2003年11期
4 杨春学;经济人与制度建设[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刘瑞;社会主义经济分析中没有“经济人”的位置[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6 何大安;行为经济人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一新;道德起源、演化及其作用的经济学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89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89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