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网络范式下电信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理论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02 11:20

  本文选题:产业组织范式 + 网络范式 ; 参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摘要】:竞争、垄断是工业经济条件下企业所具有的行为特征,企业的垄断与竞争是这一时期产业组织的基本范式。在新经济条件下,竞争与合作是企业的行为特征,网络范式在这一时期占据了主导地位。不同范式下产业组织的竞争效应不同。在网络范式中,电信企业由单纯竞争关系演化为竞合关系,由同质竞争变为异质竞争,由单体企业的竞争变为价值链之间的竞争。网络范式对重塑我国的产业组织体系尤其是具有网络效应的企业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Abstract]:Competition, monopoly is th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 of the enterpris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dustrial economy, the monopoly and competition of the enterprise is the basic paradigm of th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 this perio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ew economy,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re th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enterprises, and network paradigm occupies a dominant position in this period. The competition effect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s different under different paradigms. In the network paradigm, telecom enterprises evolve from pure competition to competition, from homogeneous competition to heterogeneous competition, from competition of individual enterprises to competition between value chains. Network paradigm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reshaping China's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system, especially for enterprises with network effects.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华盛顿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立法研究”(项目编号:09YJA82001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62.9;F6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包冉;;从全业务到全媒体——电信、互联网与广电的竞合之路[J];中国数字电视;2009年04期

2 杜传忠;产业组织演进中的企业合作——兼论新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组织合作范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6期

3 门汝静;;全球运营商FMC融合进程[J];通信世界;2007年12期

4 门汝静;刘勇;;全球FMC新进展[J];世界电信;2006年11期

5 赵晓明;;全业务经营加快推进“FMC”进程[J];通信企业管理;2008年09期

6 黄韬;张智江;刘韵洁;;全业务运营商的FMC策略探讨[J];移动通信;2008年14期

7 韩建军,郭克莎;产业组织的网络范式及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宇露;;基于产业视角的主产区农业家庭经营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4期

2 陆铭宁;;基于区域性分工协作的凉山“乌洋芋”产业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3 严康;;武汉市产业结构演变及主导产业选择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14期

4 魏江;付玉辉;;2009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今传媒;2010年05期

5 刘韵洁;;三网融合与未来网络的发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6 严慧敏;谢鹏;;对产业安全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探讨[J];科技和产业;2008年08期

7 程宝栋;田园;龙叶;;产业国际竞争力:一个理论框架模型[J];科技和产业;2010年02期

8 仲崇文;曹华;;人工用材林的产业链化经营[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9 符贵兴;章蓉;;自主创新:产业壁垒弱化中的战略——以奇瑞汽车公司经验为例[J];当代财经;2006年09期

10 谷永芬;何记东;;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主导产业选择[J];当代财经;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史忠良;郭南芸;;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问题分析[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宋辉;;河北省“十一五”主导产业选择及优化模型应用研究[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3 肖雁飞;;创意产业区系统演进创新特征研究[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小瑞;张燕;;金融危机下我国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A];第六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徐亮;王江平;;区域经济结构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朱健崖;;优化焦化结构,,发展焦化工业[A];苏、鲁、皖、赣、冀五省金属学会第十四届焦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贵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共生组织及其动力机制研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8 王水连;;贵州现代中药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与探析[A];贵州省高效生态(有机)特色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孙田田;;浅谈贵州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A];贵州省高效生态(有机)特色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福庆;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理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李亚瑞;国有企业为何倾向于边界扩张[D];复旦大学;2011年

3 刘珊;全业务运营时代的电信竞争管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边莉;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王傜萱;我国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闫莹;基于合作竞争的网络组织演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刘茂红;中国互联网产业组织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卢晓彤;中国低碳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蒋兵;装配型企业外部技术获取中技术知识转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董爱军;信息产业链创新的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嫦芳;FDI变动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孙刚;潍城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许华斌;江西省产业结构高度化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赵志成;寡头市场串谋行为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罗天;我国殡葬行业收费的法律规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磊;天津滨海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7 史芬芬;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翱林;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董彦兵;浙江制造业投资效率的制约因素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杨伟伟;大连装备制造业集聚区中小企业配套协作模式与对策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海舰,聂辉华;全球化时代的企业运营——从脑体合一走向脑体分离[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2期

2 杜传忠;网络型寡占市场结构与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6期

3 冯丽,李海舰;从竞争范式到垄断范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9期

4 雷正雄;严学强;;FMC关键技术及标准化进展[J];移动通信;2007年05期

5 尼松涛;;固定移动网络融合策略探讨[J];中兴通讯技术;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玲;垄断势力、市场势力与当代产业组织关系[J];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2 徐卫涛;宋民冬;;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J];农业与技术;2005年06期

3 黄旋;王秀卓;;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综述[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4期

4 戚聿东;我国产业组织研究的奠基性著作《产业组织与有效竞争》评介[J];管理世界;1993年02期

5 陆伟刚;;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危机及实践含义:基于企业网络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1期

6 冯晓棠;;市场结构理论演进的初步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年S2期

7 刘传江,李雪;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经济评论;2001年06期

8 陈尚前;规模经济:市场选择的结果抑或有效竞争的起点[J];经济学家;1997年06期

9 谭刚;论产业组织理论的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思想——读《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J];南开经济研究;1997年04期

10 郭克莎,吕铁,周维富;20世纪以来产业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君丽;;国际外包与 FDI 的权衡: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2 姚慧琴;张燕;;马克思的产业组织演进理论及其现实意义[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3 王贵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共生组织及其动力机制研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4 戚聿东;;中国产业经济学30年:回顾与展望[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5 王立民;;对我国现阶段反垄断问题的思考[A];2008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9年

6 张昕竹;陈志俊;;经济学论文的写作规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刘志雄;;产业经济学与法学的交叉融合及其对法学教学研究的意义[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述英;赵卓;;西方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的经验与启示[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杜云;陈智;;网络经济中的垄断与公共政策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10 倪子靖;;规制俘获理论的文献综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木西;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新进展[N];光明日报;2000年

2 史晨昱;梯若尔:天铸经济学旷世奇才[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李义平;比较优势原理的局限和“钻石理论”的启迪[N];光明日报;2003年

4 金碚(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竞争力来自竞争[N];经济参考报;2000年

5 何为民;进入低壁垒的历史与退出高壁垒的现实[N];证券时报;2002年

6 陈宇峰;最遗憾还数法兰西两大才俊[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记者 缪舢;与张五常对话制度经济学[N];中国企业报;2001年

8 刘思萱;反垄断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与权衡[N];江苏法制报;2005年

9 笛清;产业理论前沿与区域经济发展[N];光明日报;2006年

10 李悦;产业经济学学科定位与理论框架[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元青;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宋夏;证券市场与产业组织完化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李峰;自然垄断中的规制与有效竞争[D];复旦大学;2005年

4 余化良;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变迁与有效竞争[D];武汉大学;2005年

5 王建军;分工和产业组织演进与优化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6 白让让;边缘性进入与二元管制放松的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D];复旦大学;2004年

7 田先钰;R&D产业组织与管理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8 王颖捷;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组织优化研究——以供水、管道燃气、铁路运输、电力和电信产业组织为例[D];暨南大学;2001年

9 郭岭;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刘静波;产业竞合:合作博弈、网络平台与制度条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峰;自然垄断产业政府规制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2 赵金秀;有效竞争与产业组织政策[D];重庆大学;2004年

3 孟繁龙;有效竞争理论的探讨及其基础框架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5年

4 汪亚军;过度竞争的初步理论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赵婕;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辛馨;信息化条件下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组织演进[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7 龙江智;有效竞争[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8 李仲篪;基于传统范式的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分析模式[D];武汉大学;2004年

9 陈梦丹;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我国电影院线行业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张桂萍;产业组织理论的奥地利学派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89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89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6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