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资本争论之谜——实物还是货币、技术关系还是社会关系
本文选题:剑桥资本争论 + 货币 ; 参考:《学术月刊》2012年10期
【摘要】:20世纪50—80年代,经济学界发生了一场决定经济学走向的空前激烈的理论争论,即"剑桥资本争论"。这场争论揭示出目前居经济学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理论的逻辑矛盾。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其理论的逻辑矛盾却没有被揭示出来,特别是争论双方都没有意识到揭示这种逻辑矛盾所暗含的理论意义和经验意义,以致这场争论完全流产。在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重新梳理出的"剑桥资本争论"的逻辑内涵,不仅深刻表明逻辑矛盾产生的真正原因所在,而且表明这场争论所引申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即目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所有由货币量值表示的统计变量完全由社会关系或特定的货币金融体系决定,而与主流新古典理论基于生产函数的技术分析无关。
[Abstract]:In the 50-80'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re was an unprecedented and fierce theoretical debate about the direction of economics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s, that is, the Cambridge Capital dispute. This argument reveals the logic contradiction of neoclassical theory which occupies the mainstream position of economics at present. However, what causes the logical contradiction of its theory has not been revealed, especially because both sides of the argument are not aware of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ignificance implied by revealing this kind of logic contradiction, so that the argument is completely abort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crisis, the logic connotation of the Cambridge Capital dispute, which has been rearranged, not only shows the real cause of the logic contradiction, but also shows an important conclusion that the argument has drawn. That is, all the statistical variables expressed by monetary value in the current 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system are completely determined by social relations or specific monetary and financial systems, but independent of the technical analysis based on production function of mainstream neoclassical theory.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09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磊;;对“剑桥资本争论”的思考——从马克思的古典一般均衡理论寻求出路[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2006年05期
2 王璐;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货币与资本[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4期
3 柳欣;一般均衡理论:一种新的解说[J];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12期
4 赵志芳;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货币——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简析[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赵锦辉;;斯拉法经济学评述[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柳欣;劳动价值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J];南开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7 王璐;杨庆丰;;两种均衡理论的争论:古典-马克思一般均衡与新古典一般均衡[J];经济评论;2006年01期
8 车玉玲;;资本的宗教性质与人的精神危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郭金兴;;剑桥资本争论的终结:“悖论”以及一个方法论的解释[J];江淮论坛;2007年05期
10 王璐;;社会关系与资本主义竞争——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视角的理论解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清;;我国古代的货币虚实论和纸币称提理论[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2 赵准;;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一种新阐释——理想和现实的结合[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文进;;论宏观体系的马克思经济学[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郑志国;;利润率非平均化[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柳欣;;新古典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A];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C];1990年
6 韩勇;;马克思分工理论浅谈[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山东经济学院与会人员论文汇编[C];2006年
7 邢荣;;现代性矛盾的现实根源——马克思的资本视角[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慧玲;;信用的发展与资本主义演进[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胡世祯;;工资的一般变动对生产价格的影响——《资本论》第3卷第11章研读[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朱宪辰;黄凯南;周彩霞;徐杨;缪爱军;;基于共同知识演化的制度分析:框架和意义[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前锋电子控股公司董事长、四川新泰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程世平;新经济与财富的符号化(三)[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2 卫兴华;货币是“特殊商品”?[N];光明日报;2004年
3 主持人:秦毅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总编;货币化生活世界批判[N];社会科学报;2004年
4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黄如金;制度、行为与发展[N];光明日报;2009年
5 享论;贸易可控制货币的兴衰[N];中国贸易报;2001年
6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宋国青;货币与通货紧缩[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赵明;郎咸平:“6+1”让中国吃了大亏[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8 国家发改委研究所 夏小林;新古典教条的“改革导向”[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9 韩家平;企业为什么要赊销[N];国际商报;2004年
10 黄凤羽;西方经济学关于我国通货紧缩实证分析[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楷弛;货币量值的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09年
2 李士梅;信誉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3 孙世强;经济人人性演化、跃进与制度构建[D];吉林大学;2006年
4 冷梅;关于马克思生产概念的存在论思考[D];复旦大学;2006年
5 陈宝;资本·现代性·人[D];复旦大学;2007年
6 户晓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基础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8年
7 孙涛;新制度经济学与新经济社会学的比较及综合:交易组织制度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8 赵辉;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市场动态[D];南开大学;2009年
9 那艺;行为消费理论的拓展与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全枝;马克思的资本概念[D];河南大学;2008年
2 陈水勇;文化哲学视野中的货币及其现代意义——西美尔货币哲学述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立宏;《管子·轻重》篇的货币调控思想[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4 杜长征;马克思恩格斯第三配置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付元平;马克思的社会资本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刘t坭,
本文编号:2106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106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