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资本的生产性作用——对第二代美国学派经济发展理论的评述
本文选题:第二代美国学派 + 资本的生产性作用 ; 参考:《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年01期
【摘要】:19世纪政治经济学美国学派的第二代学者通过对资本生产性作用的重新认识,建立了一套后发国家的经济独立与发展学说,从而指导美国成功实现了快速的工业化崛起。该学说强调一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于资本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工业化国家的国际贸易优势来自于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而非相对禀赋,以及保护主义政策有利于建立阶级间和产业间利益协调发展的国内统一市场。本文对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指出了它对我国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借鉴意义。
[Abstract]:In nineteenth Century,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scholars of the American School of political economics, through a Reunderstanding of the productive role of capital, established a set of theories of economic independenc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latter countries, thus guiding the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emphasizes the growth of capital and labor productivity by the power of a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are derived from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not the relative endowments, and the protectionist policies are conduciv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unified domestic market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ter - class and inter - industry interests. This paper has carried out a combing and analysis of the core content of this theory, and pointed out its development to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and economy. The grea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of the exhibi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新经济思想史研究”(10SNJ015)项目成果
【分类号】:F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孟捷;;劳动与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正和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健;“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试释──兼与胡义成先生商榷[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2 马涛;王宏磊;;历史学派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方法论的“范式”之争[J];财经研究;2011年07期
3 代云;试论效用价值论的价值判断和客观基础[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李东明;浅析劳动分红的分配份额和形式[J];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5 白暴力;白瑞雪;;《资本论》方法论的若干思考(下)[J];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10期
6 杨欢进;;评新版《辞海》对“土地收益递减律”的释义[J];河北学刊;2010年05期
7 李松龄;价值理论与价值观念[J];湖南商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8 杨军;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演进[J];经济评论;2000年06期
9 余陶生;浅议《三元价值论的八个原理》[J];经济问题;1997年07期
10 卫兴华;侯为民;;2011年理论经济学若干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超;;超金融化与美国金融危机:基于具体劳动分配与金融资本分配的维度[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普照;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周宏;理解与批判[D];南京大学;2002年
3 庞丽霞;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政府职责[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裴辉儒;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与核算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曹彦生;马克思资本理论与西方资本理论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周明德;企业成长中的凝聚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方以启;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立场的根本转变[D];苏州大学;2009年
8 贾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及运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凌玉建;论艺术生产的产业化转向[D];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卢寅昊;中美劳动成本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蕊;西方经济学研究主题的变迁[D];吉林大学;2004年
3 郭友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冲突与建构[D];新疆大学;2004年
4 杨丽;我国民办高校多元化融资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来利军;基层公务员利益困境及实现利益平衡的途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郭婷婷;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杨立;我国职工工资增长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孟扬;孟捷;;默会知识和企业理论:一个演化经济学的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0年10期
2 何干强;论有用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前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慕海平;;对经济发展理论与模式的评论[J];科技导报;1993年02期
2 周开年;论斯密与李斯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上的差异[J];经济评论;1993年02期
3 杨秋宝;试论亚当·斯密学说中的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问题探索;1986年06期
4 薛永先;李琼;;商品比价问题的重新认识与实证考察[J];甘肃理论学刊;1989年04期
5 张岩贵;为研究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信息指针——《新发展经济学:回顾与展望》评介[J];南开经济研究;1997年03期
6 袁春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研究[J];理论学刊;2008年03期
7 高小s,
本文编号:2109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109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