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念的创造性转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模式”实践过程
本文选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创造性转化 ; 参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03期
【摘要】:正一、导言中国文化是中道文化,"中"可作四声的动词解,"符合"的意思,"道"就是自然规律,所以中道文化就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文化。中道文化包含科学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但是没有科学那种因为分科而产生的局限性,所以中国的中道文化是贯通文化,其天然具有的开放性,可以吸收、融合、纠正和容纳各种外来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会和外来文化产生创造性的转化,最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都是对自然的本质真相和
[Abstract]:First, the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s the middle way culture, "middle" can be used as a four-tone verb, "accord with" means, "Tao" is the natural law, so the middle way culture is the cultu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of nature". The culture of the middle road contains the rationality and legitimacy of science, but there is no limitation of science because of the division of subjects. Therefore, the culture of the middle road in China is a through culture, which is naturally open, can be absorbed and integrated. In the process of correcting and accommodating all kinds of foreign cultures,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will produc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with foreign culture. In the end, "you are in each other, you are in me", but they are all about the essence of nature and the truth of nature.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
【分类号】:D61;F09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旗;;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思考[J];理论导刊;2006年12期
2 陶纪坤;;两种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理论的对比研究[J];经济纵横;2009年08期
3 张建君;;论我国经济学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对刘国光经济学新论的几点看法[J];探索;2006年04期
4 张雪魁;;走出二元世界的樊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使命[J];人文杂志;2008年06期
5 余斌;关于两种教条主义的进一步分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09期
6 林勇;王伟龙;未艾;;“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七次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01期
7 程恩富;何干强;;论推进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学术原则——主析“马学”、“西学”与“国学”之关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04期
8 邓春玲;;论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兼谈我国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J];长白学刊;2006年01期
9 刘国光;李成瑞;刘日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三人谈[J];探索;2006年01期
10 周新城;;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经济学的基本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松龄;黄玉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辩证关系[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程明俊;;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戴武堂;;论强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存刚;田彦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人”及应用[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白永秀;马小勇;;加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要开展“六个一”活动[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6 王仕军;;西方经济学企业理论科学性的三大体现[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刘厚俊;袁志田;;西方经济学非均衡分析理论在中国开放型经济中的应用[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李娟;邓海潮;;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不动摇[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汪虎虎;;浅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中的数学应用[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胡代光;;西方经济学者论计划与市场和我们的思考[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深化企业改革[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肇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N];光明日报;2002年
2 记者 曹继军;黄凯锋(上海社科院舆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历史地看待中国模式[N];光明日报;2010年
3 徐崇温;国外有关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评论(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4 汪玉凯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冷静看待中国模式[N];中国改革报;2010年
5 记者 谷亚光;中国模式的实践还任重道远[N];中国改革报;2010年
6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孙力;超越传统理解的中国模式[N];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分析》杂志总编辑 童世骏 本报记者 陈菁霞 采访整理;结合内外视角来审视中国模式[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衣俊卿 中央编译局局长;“十二五”:中国模式走向成熟的机遇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丁国强;为中国模式的合理性辩护[N];中华读书报;2011年
10 边懿;美《新闻周刊》载文研究中国模式[N];中国改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宝江;西方经济学的综合与回归[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索红;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周勇;中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苗向军;我国备战奥运会组织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5 刘建其;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D];厦门大学;2003年
6 杨建飞;科学哲学与西方经济学思想发展演化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4年
7 沈文慧;延安文学与农民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宏伟;资本效率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王宏选;法律文化视野下的宗教规范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朱华阳;屈原与中国现代文学[D];武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柏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相互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苏会敏;工业劳动方式变革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D];河南大学;2009年
3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4 王春晓;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发展历程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5 李旭宏;中国模式的内涵和意义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6 颜求芝;中外学者关于中国模式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祚海;中国模式的价值解读[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刘江;中国模式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创新[D];安徽大学;2012年
9 张斌英;论中国模式的三维解读[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10 王玉;断裂与融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11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111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