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经济增长、城市化与环境污染排放的联立非线性关系

发布时间:2018-07-15 20:33
【摘要】:城市化是EKC的形成机制之一,突出体现为资本要素在工业化和城市扩张过程中通过城市这一载体所形成的空间集聚对于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排放产生了非线性的增速效应,最终使得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表现出曲线式的非线性趋势,二者的相对变化具有倒U型环境库兹列茨曲线特征,而人口城镇化则没有使得消费与污染排放之间形成这种非线性趋势。笔者基于2000年~2009年省区面板数据,在联立方程体系下考察了环境、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正反馈关系。研究表明,实施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化战略,特别是人口城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举措。
[Abstract]:Urbanization is one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EKC, which is embodied in that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formed by the capital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 expansion through the carrier of city has a nonlinear growth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missions. Fin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hows a curvilinear nonlinear trend, and their relative chang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ted U-shaped environmental Kuzlitz curve.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does not lead to such a nonlinear trend between consumption and pollution emissions. Based on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0 to 2009, the positive feedback relationship among environment,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investigated under the simultaneous equation system.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friendly urbanization strategy, especially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s the core measure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学院会计学院;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
【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江苏省高校2012年“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09YJC790137) 南京审计学院人才引进基金项目(NSRC10016)
【分类号】:X196;F113;F291.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玉文,徐中民,王勇,焦文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5期

2 张乐才;;污染红利与污染集聚的机理与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川;;规模经济、城市化和经济聚集[J];商业研究;2008年11期

2 许凤冉;王成丽;阮本清;;流域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上下游演递规律及其启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8期

3 张蕾;王桂新;;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经济发展对比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3期

4 王永齐;;产业集聚机制:一个文献综述[J];产业经济评论;2012年01期

5 祝志杰;;基于趋势分析的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6 李秀香;潘晓倩;;影响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外贸与环境政策分析[J];当代财经;2007年11期

7 张学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批评综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朱艳春;张平淡;牛海鹏;;基于文献计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评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7期

9 葛莹;吴野;;地理作用和集聚演化:基于数据挖掘的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6期

10 潘峰华;贺灿飞;;新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对话——回顾和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2 洪惠林;孙纪英;陶明清;;镇江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特征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3 赵作权;;空间分布经济学研究综述[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周璇;孙慧;;山西环境污染红利的规制绩效分析[A];第九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暨矿山技术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2年

5 邵全权;李晓慧;;关于保险业反垄断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3[C];2013年

6 吴文恒;朱虹颖;;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变特征:1985-2011[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7 白仲林;赵亮;;城镇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实证分析——伪面板数据门限自回归模型的估计与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1卷)[C];2010年

8 彭方平;王少平;吴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多重均衡现象——基于动态门槛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4期(总第26期)[C];2007年

9 李平;许家云;;国际智力回流的技术扩散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地区差异及门槛回归的实证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10 钱学锋;张艳君;;克鲁格曼真的错了吗?——对《中心—外围模型的错误和再求解》的质疑[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咏丽;跨国企业选址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雷国雄;不确定性、创新不足与经济演化[D];暨南大学;2010年

4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6 孙起生;基于低碳经济的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夏艳清;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弛;基于产业链治理的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彭志群;基于杨格定理的产业集群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张文武;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空间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洋;中国服务业集聚效应的区域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二冬;基于产业集群的港口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园园;产业集群下环渤海港口物流的布局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付宏华;山东省物流产业布局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刘超;地区收入差异的探索性时空分析方法研究与实现[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卢梦华;FDI诱导的产业集聚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陈向涛;我国2020年碳减排承诺实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韩伟;FTA背景下的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周国菊;环境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及改革建议[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谢贤政,万静,高亳洲;经济增长与工业环境污染之间关系计量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吴玉萍,董锁成;北京市环境政策评价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02期

3 吴玉萍,董锁成,宋键峰;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J];地理研究;2002年02期

4 蔡fs,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5 孙立,李俊清;可利用的水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拓展和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年05期

6 高振宁,缪旭波,邹长新;江苏省环境库兹涅茨特征分析[J];农村生态环境;2004年01期

7 薛卉;郝晓燕;;内蒙古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及评价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15期

8 张云,申玉铭,徐谦;北京市工业废气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特征及因素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9 范金,胡汉辉;环境Kuznets曲线研究及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汤铸;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良健;邹雯;黄莹;蒋荻;;东部地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张立立;;基于库兹尼茨曲线的环境财政政策研究[J];科技传播;2010年08期

3 王新涛;;基于环境库兹聂兹曲线特征的郑州市主体功能区划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3期

4 张炳;毕军;葛俊杰;王仕;刘凌轩;;江苏苏南地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08年03期

5 陈挺;王鼎;;干预之下的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存在性证明[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6 石超艺;;上海市的环境质量探讨——兼谈环境库兹勒茨曲线理论[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宋涛;郑挺国;佟连军;;基于面板协整的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的检验与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7年04期

8 段小芳;周敬宣;李湘梅;;基于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协调度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S1期

9 余瑞祥;关于资源环境库滋涅茨曲线的解释[J];资源·产业;1999年05期

10 张慧;赵延德;;兰州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演进计量模型分析[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新涛;;基于环境库兹聂兹曲线特征分析的主体功能区划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付加锋;高庆先;师华定;;基于生产与消费视角的CO_2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的实证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明娜;内蒙古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王新涛;基于环境库兹聂兹曲线特征的主体功能区划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25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125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9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