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贸易隐含碳排放问题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model, based on the cross-strait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volume and carbon emission data from 2005 to 2010,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implied carbon emissions from cross-Strait trade by estimating the intensity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different sectors. Cross-strait trade implied carbon net transfer of LMDI decompos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2005-2010, the intensity of carbon emissions in mainland China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aiwan, and the implied carbon emissions from cross-strait trade mainly come from the chemical industry. In sectors such as metals and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ross-Strait trade has cut global carbon emissions by 209.38-306.03 million tonnes. This study not onl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trol of implied carbon emissions from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but also provides environmental support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tra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carbon emission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批准号:NCET-12-0327)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培育项目“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批准号:11JBP00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12BJL061)
【分类号】: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启荣;;中国出口贸易中的CO_2排放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2 王文举;向其凤;;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核算及责任分配[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0期
3 赵忠秀;王苒;;中日货物贸易中的碳排放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5期
4 余慧超;王礼茂;;中美商品贸易的碳排放转移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计军平;刘磊;马晓明;;基于EIO-LCA模型的中国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谢丹;;“碳关税”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3 李怀政;林杰;;碳排放、技术进步与出口贸易结构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1期
4 姜鸿;梅雪松;张艺影;;基于碳排放权价值的中美贸易利益评估[J];财贸经济;2012年03期
5 卢现祥;张翼;;政府职能转变与企业二氧化碳减排动力[J];当代财经;2011年05期
6 赵荣钦;黄贤金;钟太洋;;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J];地理学报;2010年09期
7 刘红光;刘卫东;范晓梅;;贸易对中国产业能源活动碳排放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1年04期
8 杜运苏;;我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研究新进展[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9 刘帅;邱晓苓;;中国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10 庞瑞芝;李鹏;路永刚;;转型期间我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型工业化”生产力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晓旭;王英;;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测量方法研究综述[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闫云凤;中国对外贸易的隐含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纪录;消费视角下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安江;低碳经济对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铄;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碳排放与贸易结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曦;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章莉莉;国际贸易与我国工业CO_2排放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陈m"然;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伟伟;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6 欧阳洋;中日韩贸易竞争优势再比较[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刘甲庆;中国碳排放与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李洋;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9 王有鑫;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内涵CO_2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10 赵海艳;碳关税对江苏省工业品出口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平;;国际贸易中隐含的CO_2测算——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5期
2 马述忠;陈颖;;进出口贸易对中国隐含碳排放量的影响:2000-2009年——基于国内消费视角的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3 王家玮;伊藤敏子;;我国碳排放权市场发展路径之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刘强;庄幸;姜克隽;韩文科;;中国出口贸易中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8期
5 朱启荣;;中国出口贸易中的CO_2排放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6 尹显萍;程茗;;中美商品贸易中的内涵碳分析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8期
7 王峰;香港转口贸易与美中贸易逆差[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5期
8 陈向东;王娜;;国际贸易框架下出口国能耗-环境成本问题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3期
9 沈利生;唐志;;对外贸易对我国污染排放的影响——以二氧化硫排放为例[J];管理世界;2008年06期
10 李丽平;任勇;田春秀;;国际贸易视角下的中国碳排放责任分析[J];环境保护;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国华;钟淋涓;吴学文;谈为雄;;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防治投入产出最优控制模型研究[J];水利学报;2010年09期
2 张为付;杜运苏;;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失衡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4期
3 李林红,介俊,吴莉明;昆明市环境保护投入产出表的多目标规划模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缪磊;齐恒;;环保产业投入产出表的编制[J];商场现代化;2007年34期
5 杜运苏;;我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研究新进展[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6 刘文祖;魏清泉;冯发石;;运用投入产出法研究企业环保工作的尝试——武汉油脂化学厂1981年投入产出表[J];环境科学与技术;1983年02期
7 《环境管理考核指标》课题组;;工业企业环境管理考核指标及实施方法的研究——实例介绍[J];环境科学与技术;1984年04期
8 田f 绪;胡兆光;;出口关税政策调整对我国节能减排的影响分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8年03期
9 龙惟定;张改景;梁浩;苑翔;范蕊;白玮;;低碳建筑的评价指标初探[J];暖通空调;2010年03期
10 孙建卫;陈志刚;赵荣钦;黄贤金;赖力;;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碳排放足迹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裴建锁;;贸易增长、国际生产分割与CO_2排放核算:产业vs.产品[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王絮絮;徐鹤;;欧盟第二波碳关税压力与中欧贸易中隐含碳的估算——基于EDR的隐含碳系数[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3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4 张咪咪;陈天祥;;我国居民生活完全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5 郭菊娥;刘洪涛;曹春辉;席酉民;;生态资源补偿费征收的影响效应研究:以陕西为例[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郭朝先;避免循环经济“有循环无经济”[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杜涛;关于钢铁企业气体污染物减量化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2 陈红敏;我国对外贸易的能源环境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3 庞军;奥运投资对北京市的环境与经济影响[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4 石红莲;低碳经济时代中美气候与能源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张纪录;消费视角下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慧儒;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实证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郭强;北京市节能减排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与分析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3 陈晓旭;中国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王海宁;湖南省生态足迹计算[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丹;环境价值核算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赵帅;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口对城市绿色贡献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7 公华林;基于生态足迹投入—产出模型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柏红霞;中国工业系统污染度及省际污染转移评价方法与案例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王文秀;上海市居民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任洁;内蒙古大中型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效益分析与评价[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25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125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