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马歇尔对经济学的理解及其对现代经济学发展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7-31 14:27
【摘要】: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将其研究对象局限于物质和货币领域,分析稀缺性资源的配置问题;但其先驱马歇尔却持很不一样的观点:他不仅怀疑自由放任主义政策的有效性,主张与自由主义不相容的高额赋税;而且,他还强调经济现象的复杂性,认为经济学根本上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究其原因,在于马歇尔的渊博知识结构: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家,更是一个杰出的实践家;不仅清楚地认识到经济学的发展轨迹,而且更关注人类真实而全面的需求。但不幸的是,马歇尔的后继者们却局限于其理论概念来进行研究和再精炼工作,忽视和放弃了其将思想置于其中的实践框架,从而导致了经济学的理论与现实之间越来越大的脱节。
[Abstract]:Although modern mainstream economics confined its research to the material and monetary spheres and analyzed the allocation of scarce resources, its pioneer Marshall took a very different view: he not only questioned the effectiveness of laissez-faire policies, He also emphasized the complexity of economic phenomena and believed that economics was fundamentally a study of human beings. The reason lies in Marshall's profound knowledge structure: he is not only a great theorist, but also an outstanding practitioner; he not only clearly recognizes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economics, but also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al and comprehensive needs of human beings. Unfortunately, Marshall's successors were confined to their theoretical concepts for research and re-refinement, ignoring and abandoning the practical framework in which they placed their ideas. As a result, there is a growing disconnect between the theory of economics and reality.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分类号】:F091.3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红兵;企业伦理行为的经济学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2 刘冠军;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3 薛为昶;伦理学与经济学的离分与复归[D];东南大学;2005年

4 付畅一;《哲学的贫困》与《贫困的哲学》[D];复旦大学;2006年

5 李双久;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李碧虹;大学教师收入分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郑文标;经济与伦理的张力[D];华侨大学;2002年

2 姜海波;《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力概念[D];清华大学;2006年

3 李劲竹;马克思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治丘;;阿·马歇尔的垄断价格理论批判[J];教学与研究;1963年03期

2 吕巧燕;;简析价值的概念[J];经营管理者;2009年16期

3 盛均全;;对经济学中均衡思想的剖析及反思[J];商场现代化;2006年09期

4 徐尚;;马歇尔对创新经济学的思想贡献[J];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0年02期

5 方兴起;;从马歇尔的连续原理到托夫勒的跃进理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85年02期

6 刘骏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J];江西社会科学;1986年06期

7 刘涤源;;略论凯恩斯对马歇尔经济思想的背离与继承关系[J];经济研究;1989年01期

8 金晓彤;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消费行为理论述评[J];税务与经济;2003年02期

9 姜鑫生;;人、社会与供求律的互动——马歇尔以人为本的供求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逯建;;论新古典经济学诞生的标志[J];生产力研究;2009年1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商伟;经济理论研究必须结合实际[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刘成昆;“马歇尔的森林”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N];珠海特区报;2009年

3 王东京 孙浩;新古典的发轫之作[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4 朱富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马歇尔:具有强烈现实主义精神的经济学大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李华芳;离经不叛道 求真有新解[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杨燕青;配置资源的学问[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7 ;经济学流派之剑桥学派[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8 国家国资委研究中心 赵晓;经济学帝国:荣耀背后的隐忧[N];社会科学报;2004年

9 冯维江;凯恩斯密码[N];上海证券报;2006年

10 书评人 李默;历史让经济学免于被数学的僵硬压垮[N];中华读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慧玲;劳动协作及报酬递增[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张雄;市场经济中的非理性世界[D];复旦大学;1995年

3 张宝江;西方经济学的综合与回归[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林成;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外部性理论及其政策的演进[D];辽宁大学;2007年

5 刘汉全;新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批判[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6 陈溪;集聚经济形成的内部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7 王春宇;分工、专业化与产业集群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8 胡永佳;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雷国雄;不确定性、创新不足与经济演化[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丽蓉;凯恩斯经济伦理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丽英;西方经济学中均衡价格思想探源[D];厦门大学;2008年

3 阎波;凯恩斯之后不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中的微观基础述评[D];暨南大学;2007年

4 胡海龙;自然垄断理论演绎[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5 张良明;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映光;经济虚拟化风险及控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7 傅联英;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8 戚义明;关于西方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界定和争论[D];武汉大学;2005年

9 王文s,

本文编号:2155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155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2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