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生成的原初语境
[Abstract]:In the traditional study of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concept of productive forces is often explained by three substantive elements: laborer, labor object and labor data. This "essentialism" explanation is so popular that the mention of produ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very tangible things such as talent, resources, and advanced machines. But in fact, this is a fundamental misreading of Marx's concept of productive forces. Its source is the misreading of Marx's arbitrary misappropriation of the three constituent factors in the course of labor in the Soviet textbook "Capital" in volume I, which was later interpreted and spread. It makes us far away from the original context in which Marx established the concept of productive force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from the two main clues in the German literature of Hess and Liszt, and analyze the "living together" in the historical gene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roductive force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F01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4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5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周德海;;论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体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联动型动力机制的精神实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李继武;;对人学五个“要义”和“以人为本”内涵的看法——与顾智明教授商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建国;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7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慰慈;李斯特《死之舞》的面面观(上)[J];钢琴艺术;2005年09期
2 樊慰慈;李斯特《死之舞》的面面观(下)[J];钢琴艺术;2005年10期
3 安晓阳;浅谈李斯特钢琴音乐的特点[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4 何玉明;;解析李斯特的钢琴作品——《钟》[J];艺术教育;2006年12期
5 刘晓静;;浅论李斯特对钢琴音乐的贡献[J];内蒙古艺术;2008年02期
6 常桦;;遨游在浪漫情怀与理性技巧之间——李斯特练习曲介绍(二)[J];钢琴艺术;2010年02期
7 常桦;;遨游在浪漫情怀与理性技巧之间——李斯特练习曲介绍(五)[J];钢琴艺术;2010年09期
8 欧阳佟艳;;李斯特交响诗的音乐美学观[J];艺海;2010年08期
9 万晶晶;;黑白键上的旋舞——记“李斯特钢琴马拉松”系列音乐会之一“疯狂的练习曲”[J];钢琴艺术;2012年02期
10 常桦;;遨游在浪漫情怀与理性技巧之间——李斯特练习曲介绍(十四)[J];钢琴艺术;2012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仲衍文 小莉;常柴与英国李斯特战略合作[N];常州日报;2008年
2 上海社科院 梅俊杰;李斯特回归[N];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上海社科院 梅俊杰;拥抱李斯特[N];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吴丹;李斯特,,钢琴家眼中的“魔鬼”与“天才”[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5 赵冉初;任何一个具体犯罪的产生均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使然[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孙栋;“猛男李斯特”[N];音乐周报;2011年
7 ;伸缩吊放的李斯特[N];音乐周报;2012年
8 郭松民;呼唤中国的李斯特[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9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师 田艺苗;李斯特钢琴曲排行榜[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10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 陈德昌;是外科学家,更是科学家[N];健康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李斯特《旅行岁月》第一集《瑞士游记》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2 李栋;浪漫主义与李斯特的钢琴音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响;论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轻盈》[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长翰;激情与内敛的完美结合[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罗京;李斯特《旅行岁月—瑞士》演奏与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娜;李斯特交响诗结构特点研究[D];长江大学;2014年
7 陈青;李斯特《旅行岁月》之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8 孙佳佳;李斯特《十二首超级练习曲》情感特征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陆晏清;浅析李斯特改编自歌剧的钢琴曲及演奏技巧[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关莹娜;李斯特四首交响诗的诗意体现[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155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155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