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升级投资与产品成本优势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产品技术生命周期与工艺创新的视角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product technology life cycle and process innovati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upgrade investment and product cost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2 to 2008. It is found that investment in technology upgrad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st of products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On average, an increase of 1 yuan in investment in technology upgrading can reduce the sales cost by 9.0813 yuan. Technology upgrade investment has obvious leverage effect on reducing sales cost. In addition, technology upgrade investment can positively affect the trend of product cost change in the future, and technology upgrade inves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change of enterprise operating cost. And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trend of sales cost rate growth.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and evidence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investment in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and provides a decision basi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ountry to deepe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innovative resources by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资助项目“企业创新投资的动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201207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创新投资模式与二元平衡下的企业绩效”(31541111113)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F06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安同良;施浩;Ludovico Alcorta;;中国制造业企业R&D行为模式的观测与实证——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2 朱平芳;李磊;;两种技术引进方式的直接效应研究——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微观实证[J];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3 吴延兵;;R&D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4 吴延兵;;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5 黄俊;陈信元;;集团化经营与企业研发投资——基于知识溢出与内部资本市场视角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6 浦根祥,周志豪;从技术生命周期看企业“技术机会”选择[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06期
7 甄丽明;唐清泉;;技术引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中介因素的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管理评论;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小玲;王雪梅;田明华;;环境规制对我国造纸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党琳静;;基于VAR模型的RCA与中国自主创新的经验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滕玉华;;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中国工业能源强度——基于31个行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09年02期
4 王维国;谢兰云;;我国区域R&D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1期
5 李姝;刘殿和;;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6期
6 施中华;白让让;;中国轿车产业的产品线竞争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4期
7 李丹蒙;夏立军;;股权性质、制度环境与上市公司R&D强度[J];财经研究;2008年04期
8 李光泗;沈坤荣;;中国技术引进、自主研发与创新绩效研究[J];财经研究;2011年11期
9 王亮亮;王跃堂;杨志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开发支出及其经济后果[J];财经研究;2012年02期
10 贺京同;高林;;企业所有权、创新激励政策及其效果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杰英;;北京市科技创新融资渠道效果的实证分析[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2 盛亚;裘克寒;;浙江制造业技术转型路径选择的实证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妍;李兆友;;国内技术机会研究综述[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王传荣;徐银良;;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回归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陈飞翔;刘佳;黎开颜;;自主创新与我国比较优势动态转换——基于机电产品出口数据的实证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6 刘运国;刘雯;;高管任期与R&D支出——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李晶;;市场化程度、无形资产投资和公司价值[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赵自强;赵湘涟;;债务水平与公司研发投资决策——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9 唐清泉;卢博科;;上市公司、技术升级与效率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彭中文;何新城;;空间集聚、技术溢出与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面板数据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兵;基于中国能源利用现状探讨劳动量损失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张子峰;公司治理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战杰;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D];南开大学;2010年
5 程跃;企业能力与新兴技术共生演化机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王争;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与贸易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葛小寒;进口贸易R&D溢出中人力资本的角色[D];浙江大学;2010年
10 王方舟;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恩普;高技术产业R&D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星;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潘新茂;台湾TFT-LCD龙头厂商的R&D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魏平;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春燕;我国创新活动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于霞;我国知识生产函数估计及应用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8 魏莉;基于知识链的企业创新路径选择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胡振江;公司内部治理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兆庭;山东省地区工业知识生产技术效率测算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同良;王文翌;魏巍;;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动力与障碍——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5年12期
2 薛澜,沈群红,王书贵;全球化战略下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布局──基于跨国公司在华独立研发机构 行业分布差异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3 黄静波,付建;FDI与广东技术进步关系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9期
4 胡立法;“索洛剩余”与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10期
5 何玮;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对产出的影响——1990—200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3年03期
6 包群,赖明勇;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02年06期
7 林毅夫;张鹏飞;;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年04期
8 吴延兵;;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J];经济学(季刊);2006年03期
9 刘小玄;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0年02期
10 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鲁成;历妍;;基于专利的技术发展趋势评价系统[J];系统管理学报;2010年04期
2 马爱民;李志祥;宋清;;技术生命周期对区域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2010年14期
3 李维思;史敏;肖雪葵;;基于专利分析的产业竞争情报与技术生命周期研究——以太阳能薄膜电池产业为例[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1期
4 成四喜;李海屏;雷筱娱;谢伟胜;;全球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专利分析研究[J];农药研究与应用;2011年03期
5 姜明辉,惠晓峰,邹鹏哈;技术转让价格模型中的风险系数确定[J];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6 吴伟伟;于渤;;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的技术权变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10期
7 李宇;;企业生命周期与技术生命周期的联动机制及其组织结构特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7期
8 浦根祥,周志豪;从技术生命周期看企业“技术机会”选择[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06期
9 张忠平;银行电子化在技术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首都经济;2003年08期
10 李天和;N·纳克谢诺维斯;吴永智;;技术生命周期和商业决策[J];科技导报;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忠;;降低产品成本的设计方法[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秦忠;;降低产品成本的设计方法[A];2010全国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广州)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3 ;立足产品质量 降低产品成本——浙江华达通信器材集团有限公司光缆组[A];2004年度电子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质量信得过班组经验专集[C];2004年
4 刘其恺;巩勇;;运用价值工程原理 改进电筒结构 降低产品成本[A];中国价值工程辉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5 ;试论通信企业的成本管理[A];四川省通信学会一九九二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6 ;钢铁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A];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志广;;VE的应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A];中国价值工程辉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8 刘道远;;附录八:国外VE选辑 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效方法 功能状态及成本矩阵分析法[A];中国价值工程辉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9 王炳同;郭文东;;企业成本的另一种划分方法及其信息化[A];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王军;;中小企业设备投资的思路及实践[A];设备管理与维修实践和探索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管池森;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N];现代物流报;2008年
2 王进;太阳能风能产品成本有望下降[N];中国质量报;2008年
3 晁世元;深化成本管理降低产品成本[N];中国航空报;2000年
4 何慧;垄断产品成本更应“晒一下”[N];上海金融报;2007年
5 张松伟;原料价格和产品成本制约营养产业发展[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6 ;降低产品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N];中国电子报;2002年
7 王国军(作者地址:铁山);为何国企总是亏损?[N];黄石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杨眉;水电燃气涨价能否听证?公用产品成本模糊[N];财经时报;2003年
9 罗辉;攀钢信息公司“四招”力降软件产品成本[N];中国冶金报;2008年
10 王永华邋王伟;诸城中介用服务换业务[N];中国税务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亚光;公司情景因素、产品成本系统复杂度和有效性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李鹏;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生物侦检技术发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3 齐家滨;社会资本、技术特征与软件技术人才流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李竹梅;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农机企业成本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胡玉洲;模块化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组织绩效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6 李丹;轿车价值工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李来儿;成本信息供需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8 钱英;我国企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张国琪;国际技术转让价格讨价还价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刘华;绿色产品评价理论和方法及其在粉末冶金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威利;产品成本本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戴t熻,
本文编号:2169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169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