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目标规划的碳减排路径研究
[Abstract]:The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solve the deep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mitiga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low carbon effect produced by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data of input-output in 2007, constructs 2 objective functions and 75 constraints on the macro level. The multi objective programming model of conditional input and output i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possibility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carbon emission. The results of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 tha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s still effective as a means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According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China should develop, encourage development, control development and need it. In order to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s by industrial adjustment,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to promot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o manage the low carbonization of key chains. It is also a way of carbon reduction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8BYJ060)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11YJAZH084)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CXLX11_0508)资助
【分类号】:X19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唐建荣;张白羽;浦徐进;;中国碳减排的技术路径及政策建议——基于经典估计贝叶斯平均(BACE)法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1年11期
2 李忠民;韩翠翠;姚宇;;产业低碳化弹性脱钩因素影响力分析——以山西省建筑业为例[J];经济与管理;2010年09期
3 唐建荣;张荣荣;;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能路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4期
4 王云;张军营;赵永椿;郑楚光;;二氧化碳排放因素分解实证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珠;周一;;主要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J];商业研究;2010年12期
2 陆根尧;王晓琳;;以低碳思想引领绿色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3 李东升;;全球化与城市发展的低碳模式探析[J];创新;2010年04期
4 张健;张再生;陈宏毅;;低碳经济与政府作用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唐建荣;张白羽;浦徐进;;中国碳减排的技术路径及政策建议——基于经典估计贝叶斯平均(BACE)法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1年11期
6 刘诗宇;张雪娇;;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7 陶在朴;;低碳经济的目标与经济发展的碳中性[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8期
8 姚宇;陈向涛;李忠民;;我国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的战略路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12期
9 邵景楚;马兴涛;郭建峰;慈红英;;漳州旗滨玻璃有限公司降低碳排放的实践[J];福建建材;2012年11期
10 陈斌;徐德兰;;徐州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J];经济论坛;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卞勇;匡耀求;黄宁生;;我国各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差异性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段向云;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的影响机理与运营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纪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碳博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卢晓彤;中国低碳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贾甲;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袁迎菊;煤炭产业链低碳演化机理及路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沁霖;低碳经济下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谢振玫;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陈向涛;我国2020年碳减排承诺实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戈;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化道路新走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景楠;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国际低碳经济合作问题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6 景冬冬;国际碳减排背景下我国碳权交易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7 董宇晴;我国GDP与碳排放关系的结构突变贝叶斯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季晓莉;低碳城市景观设计探索[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9 郜旭东;碳交易市场模式分析与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10 王琛娇;低碳视角下的城市交通发展路径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国璋;林|Υ,
本文编号:2170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170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