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视角下的庄子节俭消费思想探析
[Abstract]:Zhuangzi's idea of thrifty consumption contains abundant ecological factors. Zhuangzi's idea of thrifty consumption is a complete system.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its systematicness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reason of frugality consumption, the demand and standard of thrifty consumption and the social benefit of thrifty consumption. Zhuangzi's thought of thrifty consumption originates from his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the logic from outside to inside, the religious culture of nature and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which is selfless and senseless. Zhuangzi's ecological ethics, such as "nothing is noble and cheap" and "universal love of all things", give us profound enlightenment.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项目)(11YJC790213) 经济思想史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zdxkw00501)
【分类号】:F09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博;高冠新;;简论国际“碳政治”困局[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3期
2 王晓华;;西方生态批评的三个维度[J];鄱阳湖学刊;2010年04期
3 王晓华;;生态学视阈与中小城市建设的三个美学维度[J];鄱阳湖学刊;2011年03期
4 袁玲红;;西方生态现代化的伦理反思[J];前沿;2008年09期
5 印卫东;郑大俊;;为了环境的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环境教育的情感化[J];前沿;2010年01期
6 范松仁;;和谐 幸福 公正 疏解:低碳生活的伦理维度[J];前沿;2010年09期
7 王经北;;诱惑与困惑:低碳对生态文明的意义[J];前沿;2011年09期
8 饶峻妮;郭盘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伦理内涵及哲学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9 仙珠;;关于在高等院校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的几点思考[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年S2期
10 彭坚;郑百灵;;科学发展观视阈中的人与自然——兼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J];求实;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志红;;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危机与转机——比较文学视野[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蒋风冰;盛晓明;;生态运动的实践智慧——深生态运动的阿伦特方案[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3 路卫华;;从现代科学的维度看生态文明建设[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陈泉生;何晓榕;;生态人与法的价值变迁[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毅;;自然界的道德主体身份探析——实现人类中心主义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小梅;沙晋明;;环境伦理观对生态环境评价的影响机制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8 张建国;;生态批评中的伦理因素[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晓黎;;解决遗产地旅游发展与保护矛盾策略之逆向思维——从容量控制到环境伦理思考[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李樝;龚建文;周永章;曾美莎;;发达地区环境保护制度探析——以广州市为案例[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房尚文;“生态消费”的马克思主义解[D];复旦大学;2011年
4 褚义景;面向R-I-P节能减排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温融;应对气候变化政府间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陈茵茵;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齐恩平;业主权的释义与建构[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李雨停;区域生态补偿的农村人口城市化理论问题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光;赫哲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湘荷;生态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翠;建立生态补偿的依据及其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威;生态文明视阈下江西省城镇化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秀科;论我国的动物福利立法[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6 杨璐;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及对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伦理观照[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婷;环境犯罪时效制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柳;动物福利立法问题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张金香;河北省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治理的法律思考[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10 王梅;觉醒—冲突—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丽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逻辑思路:市场-制度-伦理[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年05期
2 何小青;生态伦理与绿色消费[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蔡永海;;循环经济及其生态伦理底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5期
4 胥献宇;;循环经济的本质刍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5 吴国全;;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建设的双向互动作用[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刘妙桃;;绿色消费的生态伦理意蕴[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7 张义富;青年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8 王武瀛,杨太康,铁卫,杨松茂;论科学发展观下的生态伦理观[J];唐都学刊;2004年06期
9 樊国华;;试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J];南昌高专学报;2006年05期
10 吴畏;;奥运经济的新注脚:生态经济维度[J];求索;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崔金星;;生态文明语境下的消费者责任[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罗国杰;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N];科技日报;2000年
2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的管制与放任[N];中国财经报;2007年
3 记者 林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研究工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任yN卓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和谐财富乃社会和谐之根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麦茹;先秦诸子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D];西北大学;2007年
2 戴秀丽;生态价值观的演化及其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树财;生态经济的哲学关照[D];重庆大学;2008年
2 蔡煜燕;先秦道家自然主义经济正义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凌;循环经济的伦理论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阳;生态消费的哲学解析及其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07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207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