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理论与实证研究进展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DSGE model)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tools of macroeconomic analysis and monetary policy evaluation, and has been highly valued by the central banks and economists all over the world.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SGE model is reviewed. Firstly,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DSGE model and its monetary policy practice in the world are briefly introduced, and then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DSGE model is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 labor and employment market friction and open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hen review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empirical DSGE model, especially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in combination with nonlinear modeling methods. Then i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empirical findings of domestic scholars based on DSGE model, and finally, attempts to give the main directions of future DSGE model application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分类号】:F01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君斌;王文甫;;非完全竞争市场、技术冲击和中国劳动就业——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2 吴化斌;许志伟;胡永刚;鄢萍;;消息冲击下的财政政策及其宏观影响[J];管理世界;2011年09期
3 隋建利;刘金全;庞春阳;;基于太阳黑子冲击视角的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测度[J];管理世界;2011年09期
4 王艺明;蔡昌达;;货币政策的成本传导机制与价格之谜——基于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的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2年03期
5 龚刚;;实际商业周期:理论、检验与争议[J];经济学(季刊);2004年03期
6 薛鹤翔;;中国的产出持续性——基于刚性价格和刚性工资模型的动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0年04期
7 殷波;;中国经济的最优通货膨胀[J];经济学(季刊);2011年03期
8 黄赜琳;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财政政策效应——一个基于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9 李成;马文涛;王彬;;学习效应、通胀目标变动与通胀预期形成[J];经济研究;2011年10期
10 刘斌;;我国DSGE模型的开发及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应用[J];金融研究;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宝娣;汪磊;;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我国居民消费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2 李树培;白战伟;;改革开放三十年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动态演变——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考察[J];财经科学;2009年09期
3 刘瑞明;;中国经济的体制困境与波动形成:一个理论框架及其检验[J];财经科学;2009年12期
4 刘宗明;;财政分权、房价上涨与消费抑制[J];财经科学;2012年02期
5 李树培;白战伟;;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和扩大内需的效率与效力比较——基于SVAR模型的分析[J];财经论丛;2009年05期
6 齐鹰飞;王宪勇;;技术冲击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11期
7 艾洪德;郭凯;;流动性过剩、利率期限结构与最优利率规则[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5期
8 张攀峰;;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经验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2期
9 黄赜琳;;技术冲击和劳动供给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分析——基于可分劳动RBC模型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10 黄赜琳;王敬云;;基于产业结构区际贸易壁垒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郭其友;陈婧;;土地供给与经济周期: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诠证[A];“科学合理用地,推进海西建设”——福建省土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蕾;孙楚仁;;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分析[A];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君斌;李阳;;非完全竞争市场、技术冲击和中国劳动就业——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5 王燕武;;财政政策、有效供给能力与经济波动——基于RBC模型的实证研究[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王燕武;;不同筹资方式下的政府支出冲击对居民消费的效应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薛鹤翔;许志伟;罗大庆;;投资流动性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能稳定经济吗?[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刘瑞明;白永秀;;晋升激励、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一个政治经济学框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9 郭其友;陈婧;;土地供给与经济周期: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诠证[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10 张中元;赵国庆;;中国消费平滑假说的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1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柏杰;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李霜;动态随机一般均衡下中国经济波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赵娟;中国经济波动研究:基于总量和产业层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刘东皇;中国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增长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陈林;转轨时期中国行政垄断的经济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高鸿;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及工具运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9 韩青;中国开放经济实体周期波动及其传导机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朱钧钧;主权违约风险的评估方法和预警模型[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德q,
本文编号:2244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244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