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技术创新引力演绎:从效用论到有效需求论
[Abstract]:The problems of products,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brought by the industrial society awaken the green demand, which is also the necessity of human pursuit of high quality and high grade. From utility to effective demand, the function of green demand is deduced constantly. Through changing consumption mode, green market is formed, enterprises are attracted to renew their production concept, and ecologic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carried out. Ecologic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not only beneficial for enterprises to maintain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green innova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服务贸易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低碳经济的跨区域企业生态共生模式演化与机制设计研究”,项目编号:12YJA630202 云南财经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产业转移的企业网络组织共生演化实证模拟研究”,项目编号:YC2011D33
【分类号】:F06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瑶夫;社会历史发展与人的本能[J];河北学刊;1993年02期
2 常明明;;有效需求:马尔萨斯与凯恩斯经济学比较[J];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明友;王天一;;从边际主义经济学的先驱看边际革命的产生[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凌花;唐海燕;;国际贸易秩序及其变迁: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10期
3 潘石;;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地位的几个根本问题[J];长白学刊;2009年06期
4 陈惠雄,刘国珍;快乐指数研究概述[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王万山;混合市场运行机制及其最优均衡分析[J];财经研究;2003年08期
6 相子国;;快乐会计学概念框架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03期
7 刘昌用;;论经济学价值论的三个基本问题——兼论价值论研究的必要性[J];西部论坛;2011年02期
8 秦建国;;论完整的劳动供给曲线[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潘石;周凯;;关于“高学历失业”的理论分析与对策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肖涛;经济学应怎样研究人[J];当代财经;200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汉生;;效用度量的新方法及其度量结果[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汉生;;从《资本论》批判的“三位一体”到正义分配理论[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汉生;;从《资本论》批判的“三位一体”到正义分配理论[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罗光强;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及其实现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怀坤;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金懋;运输的生产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张艳娟;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博弈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8 孙静;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经济价值与定价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郭丽娜;有效需求理论演进及其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刘军;武器装备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音;出口农产品质量、农户农药施用行为与种植规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刘佳;论思政教育视域下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缺失与提升[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湃然;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康珂;经济幸福指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唐雄英;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年消费行为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玉莲;内部控制效率、资产管理质量与银行信用模式[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7 刘坤怡;论网络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陈伟;优化农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吴国飞;价值集结点的概念与界定问题的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10 马秋丽;欲望及其调节[D];郑州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杜明义;;“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发展及现实意义探析[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曹洪军,王宪玉;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探讨[J];科技与经济;2003年05期
2 牛芳,苏玉娟;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对接的对策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蓝海林,万庆良;知识经济、技术创新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杜伟;关于技术创新内涵的研究述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2期
5 袁雄;论国家创新体系之制度创新[J];当代财经;2004年04期
6 徐玖平,廖志高;技术创新扩散速度模型[J];管理学报;2004年03期
7 毛洪建,彭福扬;技术创新生态化——人类文明转型之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12期
8 陶海洋,邓周平;浅谈技术创新管理中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1期
9 刘友金;戴魁早;;国外区域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10 吴先华;郭际;;技术创新的悖论与开放式创新[J];科技与管理;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巴特;;“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重点和主流[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林学明;席斌;米红;;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结构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邱蓉;;知识经济、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严立冬;崔元锋;孟慧君;;论生态产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5 徐琳;;技术创新理论演化研究(摘要)[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陶树人;;技术经济学科的形成与发展[A];世纪之交的煤炭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和炳全;刘建旭;;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三者关系:基于经济周期的递进演变的角度[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艳榕;江旭;;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综述[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杨永忠;;极化状态下边缘地区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研究[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10 纪玉山;张巍;于吉鑫;;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局限与现代技术创新经济学的理论体系[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主讲人/香港中文大学金融专家 何佳;技术创新·金融创新与投资决策[N];中国信息报;2001年
2 倪东生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工商管理系;技术创新与观念变革[N];科技日报;2000年
3 江苏响水县委书记 徐恒菊;技术创新:欠发达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N];科技日报;2000年
4 芳芳;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N];社会科学报;2000年
5 靳涛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发展中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不可分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来永宝;也谈让百姓“敢花钱”[N];闽西日报;2009年
7 北京国际企业孵化中心 郭征宇;企业孵化器与技术创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8 航天客;技术既要创新 也要“创薪”[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9 彭兴庭;“三维视野”下的技术创新[N];经理日报;2004年
10 刘兵勇;市场失败与政府干预技术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晶晶;经济开放促进技术创新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王齐;环境管制促进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的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胡海波;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黄元生;技术创新社会动因的经济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5 陈彬;循环经济的生态技术观解析[D];东北大学;2006年
6 孙育红;循环经济引论[D];吉林大学;2006年
7 张耿庆;技术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5年
8 刘国平;经济系统进化及动因[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9 李鹏;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的微观经济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李元;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建旭;技术创新空间扩散机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2 邓光军;技术创新投资项目实物期权定价[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3 柳芳;技术创新与专利制度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吴艳;技术创新的财政与金融政策工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荀琳;技术创新的人文向度[D];东华大学;2010年
6 陈素琼;知识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与垄断结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美兰;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D];湖南大学;2007年
8 王静远;产业竞争优势提升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刘春苗;循环经济及其技术创新理论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10 刘琪;技术创新生态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77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277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