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结构分析框架的内在缺陷及其替代方案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herent logical defects of the basic concept of tradi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three-dimens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alysis framework including product structure and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and discusses the integration of relevant theories under the new framework.
【作者单位】: 北京行政学院工商管理教研部;
【分类号】:F06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一耕;制度创新与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胡本田,胡亭亭,鲍长生,许跃辉;试论安徽省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与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宋庆涛;规范资本流动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汪友结,张建新,黄贤金,赖力,章波;区域循环型服务业发展规划初探——以江苏省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5 侯晋龙;基于俱乐部理论谈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6 董艳华,荣朝和;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与近期进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04期
7 李南;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产业组织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8 李艳梅;杨涛;张雷;;中国煤炭产业集中度与绩效的实证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杨忠直;以生态化标准推进我国产业发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黄克安,李国清;中美贸易平衡与贸易利益[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沈慧;;假日经济与我国体育产业[A];第18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2 王子朴;;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相关理论创新问题研究[A];第18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3 李智伟;蔡仲林;康戈武;石华毕;;对我国武术服务市场体系的研究[A];第18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4 周艳丽;周珂;;河南省居民体育消费市场细分研究[A];第22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海;高新技术产业化论[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张冬平;中国农业结构变革与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 陈永红;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4 许世卫;中国食物发展与区域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5 刘国平;经济系统进化及动因[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6 窦祥胜;国际资本流动与宏观经济运行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7 林致远;财政制度与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1年
8 杨明;可持续发展的矿业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9 王国栋;地域生态经济规划原理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力;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大国;煤炭枯竭期城市—阜新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发展战略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0年
2 杨敏利;我国电力电子技术产业化模式选择与战略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3 刁卫东;黑河市边境经济贸易发展与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4 杨瑞艳;转型时期广东竞争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5 王琼;个旧市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替代产业选择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0年
6 黄荣来;物流生成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7 谢幸妮;道路运输需求分析[D];长安大学;2000年
8 王小景;公路交通相关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9 胡琦;城市产业结构再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10 宋春红;产业核心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玉华;;马克思“国际价值链”理论的当代解读与政策含义[J];生产力研究;2011年08期
2 崔向阳;;马克思的历史视角分工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8期
3 冯媛媛;;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理论选择的新思考[J];商业时代;2011年21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宪萍;;流通组织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范式分析[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王新红;生产力发展促等级观念淡化[N];中山日报;2008年
2 北京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所 黄俊立;创新与诚信:守正出奇[N];证券日报;2003年
3 ;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提出实现持续增长的基本条件[N];市场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以荣;经济制度的配置结构及其效率分析[D];贵州大学;2006年
2 张秋云;企业组织结构的马克思经济学分析及启示[D];河南大学;2001年
3 韩莉;马克思产业组织思想探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78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278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