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异化劳动到异化消费——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视角的转变及启示
[Abstract]:The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is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of Marx criticizing the capitalist society from the field of production. Contemporary western Marxism inherits Marx's spirit of social criticism, but the perspective of criticism extends from the field of production to the field of consumption. From the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to the theory of alienated consumption, this social critical angle of view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which proves that Marxism still has its vital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s a new angle of view for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capitalist society.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A811;F0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牛菲,方敏;异化劳动: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切入点[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喜英;;洞穿马克思异化劳动的重要性——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年04期
2 郭睿;;浅谈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6期
3 康玉新;;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J];前线;1984年01期
4 张颖;杜凌霞;;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研究——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5 余品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建立[J];江西社会科学;1982年02期
6 梁丽营;;弗洛姆的异化理论[J];传承;2008年22期
7 任暄;;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8 徐军,王汝;现代启蒙:哈贝马斯社会批判理论的重新审视——兼论“启蒙与现代性”的关联[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邓三好;;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对于马克思美学观形成的意义[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10 王锦龙;;试析异化劳动理论下的异化人权[J];传承;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侯彦峰;;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与共产主义思想[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2 仰海峰;;人的单向度化与形而上学的回归——读《单向度的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3 魏传光;;风险社会再审视: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界[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4 E.雷诺;汪行福;;后福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一个辩论的面面观[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5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6 郭剑仁;;评“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7 曾文婷;;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生态社会主义——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愿景[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8 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9 黄斌;;关于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几个问题[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浚哲 方政;“异化消费”与生态危机[N];中国环境报;2004年
2 倪梁康(作者是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媒介——从传媒的时代到介入的时代[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早报记者 赵岚;节约 生存正义[N];东方早报;2005年
4 李青宜;全面的危机[N];学习时报;2002年
5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陈亚娟;鲍德里亚:纽约知识分子圈里的大红人[N];社会科学报;2003年
6 记者 卓丽洪;“阿多诺思想研究”课题进展顺利[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杨振闻;工业文明与人的生存[N];学习时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刘晓星;环境文化包罗哪些内涵?[N];中国环境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杨青;梁文道:按自己的轨道滑行[N];深圳商报;2002年
10 时统宇;电视批评理论的西方思想资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乐;把哲学变为社会批判理论[D];吉林大学;2006年
2 罗秋立;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人类学批判[D];复旦大学;2005年
3 金玉梅;社会批判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许勇为;马尔库塞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永华;现代自由的谱系:从卢梭、黑格尔到马克思[D];吉林大学;2011年
7 许大平;日常生活批判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3年
8 丁刚;科学发展观的消费观意蕴——科学消费观的构建与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D];吉林大学;2010年
9 胡雪萍;马尔科维奇民主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萍;结构功能主义和社会批判理论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红娟;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比较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倪剑;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翠;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特征分析[D];长安大学;2010年
5 张翠;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特征分析[D];长安大学;2010年
6 李韬;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逻辑主题及现实意义[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7 赵苏丹;消费主义批判[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李旭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劳动向自主活动转化思想的新解码[D];广东商学院;2011年
9 彭美贵;从市民社会理论到异化劳动理论到科学的实践观[D];苏州大学;2002年
10 赵长伟;A.施密特的马克思主义观[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82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282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