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制度均衡过程与博弈分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game analysis between institutional equilibrium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real institutional equilibrium is based on the non-reciprocal resource endowment and economic status of the individual in real economy, and restates the process and nature of institutional equilibrium. The logical analysis of institutional game theory and short problem orientation theory shows that the equilibrium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and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depend on the resource endowment of the parties. In the process of real institutional equilibrium, the individual unequal resource endowment determines that the equilibrium system is not neutral, and the institutional equilibrium does not necessarily have efficiency, which depends on whether the interests of the subject of control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direction of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the institutional equilibrium is dynamic, only when the resource endowment of both sides of the game reaches a certain critical value, the old institutional equilibrium will be broken.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091.349;F224.3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鹤;宋炜;;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基层灌溉管理单位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2 陆亨伯;谢萍萍;郑栋;;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经营模式的选择——基于典型体育场馆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赵立民;魏敏;;旅游产品有效供给评价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7期
4 丁超;;我国金融产业“金融软件”创新的伦理反思[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5 俞宪忠;;对劳动密集型战略的理论质疑[J];财经科学;2010年04期
6 蔡炯;王慧琴;田翠香;;科学发展观下的我国企业利益相关者均衡[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3期
7 李怀;王冬;;产权变更、纵向一体化与企业绩效——一个“国进民退”的案例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9期
8 孙永军;;基于供需分析的审计行为导向调整[J];财会月刊;2009年27期
9 罗能生;谢里;;权力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调节[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4期
10 陈德豪;;住宅小区车库所有权归属法定与约定之选择辨析——从《物权法》对车库归属的立法谈起[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徐美银;;外部环境变化、主体认知互动与中国农地制度变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3 付才辉;;制度的分层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董直庆;王林辉;张屹山;;制度均衡过程和制度效率:基于非对等资源禀赋结构的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任百祥;;制度经营与政府治理[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6 黄丽;;资产价格波动向实体经济传递过程的问题探讨[A];《环球人文地理·理论版》2011.08下[C];2010年
7 杨依山;;制度变迁理论评述与理论重构的初步尝试[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锡锌;;利益组织化、公众参与和个体权利的保障[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黎秀蓉;高展军;;组织文化的博弈论解读[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石光乾;;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研究——兼论后危机时期我国产业政策及其法律化[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汉霞;我国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欣欣;经济转型期的居民储蓄行为与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4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宋兰旗;中国高校筹资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胡继立;企业控制权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志刚;基于适应性效率的中国保险制度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海胜;当代中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一新;道德起源、演化及其作用的经济学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玉为;科技图书编辑规范化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3 纪操;诺斯、巴泽尔关于国家理论思想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彭昌奇;研发资本、劳资关系、市场制度与区域技术创新[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孙源笙;我国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6 吴娜琳;制度变革对农田生产活动空间变化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苗瑞洲;产业集群:从学习型区域到创新型区域[D];河南大学;2011年
8 肖强;我国工薪家庭金融理财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楠;事业单位员工绩效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向桂林;城镇民办幼儿园价格规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陆璐;;改革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变迁的博弈分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3期
2 王知贵;浅析我国所选择的市场主体互动的变迁方式[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3 朱亚;杨文选;;关于反商业贿赂的博弈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叶迎;;转型期我国劳动关系调整的制度均衡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年16期
5 荀洪成;;意识形态的社会意义与博弈分析[J];中国外资;2011年14期
6 王超;席一凡;;对“路径依赖”与“制度变迁”研究的新方法[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郑元凯;;城市群的兴起与发展——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8年01期
8 杨世凡;;制度变迁的演化博弈分析——以医疗改革为例[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肖颖;;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因素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年07期
10 梁华;马小刚;;土地供给制度绩效综合评价:制度变迁视角[J];建筑经济;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刘延平;;我国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博弈分析[A];北京市第十二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3年
2 刘荣添;叶民强;;建设代内小康环境中企业信用博弈分析[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3 林心颖;郑祥;;“绿色信贷”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4 李必伟;;关于诚信命题中企业与政府行为的博弈分析与研究[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5 钱华;;开放经济条件下反洗钱的博弈分析[A];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届金融征文评选集[C];2004年
6 东北财经大学金广建设管理学院课题组;何佰洲;;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体制性障碍与制度变迁[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4—2005年度)[C];2005年
7 肖卫;张俊飚;;基于社会资本治理“公共地悲剧”的博弈思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马军;盖志毅;;循环经济的制度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内蒙古生态经济学会年会暨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胡振华;袁晓文;;股权全流通下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中的博弈分析[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肖条军;盛昭瀚;;R&D中心与企业集团的博弈分析[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雷爱先;国有土地配置制度变迁[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2 王宸;一边是“两荒” 一边是高薪[N];机电商报;2007年
3 周其仁;小产权,,大机会[N];经济观察报;2007年
4 李正图;浙江经验值得推广[N];中国企业报;2006年
5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陶一桃;借鉴香港经验完善基础性制度安排[N];深圳特区报;2008年
6 黄澜 朱玲;国资管理改革 利益保障与均衡价格[N];首都建设报;2007年
7 史波 李炜;民营企业的制度变迁与创新[N];经济参考报;2005年
8 副厅级干部、南县县委书记 徐德华;整合资源禀赋 壮大生态经济[N];益阳日报;2011年
9 冯涛;制度变迁的层级推进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选择[N];西安日报;2001年
10 高万宝;正阳以资源优势促项目建设[N];驻马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爱喜;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博弈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惠澎;国有资本运营的制度变迁与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孙浩;制度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陈娆;基于产业集群的乡镇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杨菁;人力资本与制度变迁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张文;中国商业银行治理机制问题博弈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2004年
7 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8 樊根耀;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9 焦笑南;公司治理博弈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10 梁化军;中国证券发行监管的制度变迁:理论模型与绩效检视[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冬平;贫困地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马瑞华;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行为与改革绩效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3 周海平;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变迁中的非正式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霖;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王桂青;农民兼业化及其对家庭经营制度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6 代琳琳;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河南大学;2008年
7 杨春媛;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羌杰;论中国畸高货币化问题[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9 刘炯;劳动分工与制度变迁:相关关系及其经济学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10 雷震;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及博弈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300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00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