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不平等随经济增长变动的研究综述
[Abstract]:Income inequality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major research topics in the macroeconomic field. Since the 1950s, the research on income distribution has mainly revolved around Kuznets's inverted "U" hypothe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istence of inverted "U" relationship. Some earlier research conclusions after Kuznets tend to think that the inverted "U" hypothesis exists, but some later studies have obtained the opposite of Kuznets. Even the conclusion of other form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U" type. This paper focuses on combing the classical foreign literature about income distribution with economic growth, such as inverted "U", positive "U" and "roller coaster".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
【分类号】:F01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乔榛;消费结构: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一种机制[J];求是学刊;2003年06期
2 罗小憨;收入分配差距对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11期
3 陈昌兵;;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实证分析——基于有约束条件的VECM[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1期
4 冯邦彦;李胜会;;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4期
5 刘霖,秦宛顺;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之因果关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7期
6 刘富华;;我国经济增长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姜作培;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收入分配政策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伟;张银杰;;中国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分配关系的分析[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庄腾飞;;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新视角——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经科学;2006年11期
3 王亚芬;肖晓飞;高铁梅;;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6期
4 陈昌兵;;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实证分析——基于有约束条件的VECM[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1期
5 王培刚;;影响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公正的原因探析与治理研究[J];大连干部学刊;2007年04期
6 司志宾;张东辉;;地区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J];东岳论丛;2007年05期
7 刘霖,秦宛顺;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之因果关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7期
8 张东辉;司志宾;;收入分配、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农村的证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9期
9 张春霞;苏时鹏;;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王红晓;;缩小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重阳;;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扩大的悖论——基于两种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分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2 王启仿;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3 黄先海;蛙跳型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3年
4 陶军锋;劳动分工、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与收益递增——内生增长理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魏向英;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均的相互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李颖;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莫山农;基于人力资本贡献的收益分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8 计志英;中国转型期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5年
9 邹东颖;后发优势与后发国家发展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10 吴桂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差距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曙光;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钟春平;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效应与经验分析[D];湖南大学;2001年
3 贾国富;分配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宋宇;论居民收入变化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及政策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2年
5 赵欣欣;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统计分析与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6 王波;中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灏;所有权安排下的劳动收入[D];武汉大学;2004年
8 董春丽;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郭念;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10 王韧;城乡转换、经济开放与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动趋势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雪串;产业结构升级与居民收入分配[J];商业研究;2002年22期
2 刘霖,秦宛顺;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之因果关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7期
3 权衡;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收入分配效应及其机理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02期
4 周文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2年01期
5 钱敏泽;中国现行统计方法基尼系数的推算及结果[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11期
6 毕先萍,简新华;论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J];经济评论;2002年04期
7 冯子标;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变动趋势分析[J];经济学家;2004年04期
8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9 舒元,徐现祥;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1952—1998[J];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10 陆铭;陈钊;万广华;;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J];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军;;《经济增长及其可持续性研究——兼论河北省经济增长问题》书评[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3期
2 John Cridland;;“我更关注绿色的经济增长”[J];低碳世界;2011年04期
3 黄菁;陈霜华;;环境污染治理与经济增长:模型与中国的经验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4 郑长德;刘帅;;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5期
5 王良举;王永培;李逢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吗?——来自CO_2排放量的国际数据验证[J];软科学;2011年08期
6 李雪;;关于价值的计量模型和经济增长理论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3期
7 朱启才;;权力与资源配置的经济学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李予娇;;山东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中国外资;2011年16期
9 陈延斌;陈才;;辽宁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9期
10 蔡元成;;分工与经济增长:市场经济与社会福利的角度[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5 罗斌;;论知识流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6 张妍蕊;温新建;;论技术创新扩散与经济增长[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7 高子建;;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分析——基于状态空间模型[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孙守纪;;法律起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林金锭;;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目标及实现机制[A];回顾·探索·选择(1949-1989)[C];1989年
10 王军;;健康、贫穷与经济发展[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谷亚光;经济增长与道德是什么关系[N];中国改革报;2009年
2 汪龙;经济增长可能超过预期[N];国际金融报;2000年
3 潘启雾;发展绝不仅局限于增长[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丁茂战;古典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N];经济参考报;2010年
5 樊春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多大[N];科技日报;2000年
6 特派记者 师琰;经济增长不应该是直线式的[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7 剑桥大学经济系教授;经济增长的测度[N];中国财经报;2003年
8 孙立平;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变化[N];经济观察报;2003年
9 李华芳;云深不知处 揭秘无尽期[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董德刚;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决定性方面[N];辽宁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栋;基于代际叠代模型的经济增长复杂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陈艳莹;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实现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田杨群;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互动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朱翊敏;人力资本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对广东省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5 杨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6 管汉晖;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05年
7 潘向东;高技术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基于制度安排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南守重;金融深化、金融体制发展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喻平;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陈焰;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玲玲;资本主义精神、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彭高旺;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D];湖南大学;2003年
3 张光森;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4 邬滋;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包桂英;环境低代价的经济增长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大平;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及中国实证[D];湖南大学;2003年
7 吴明哲;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D];厦门大学;2001年
8 周莹玉;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增长[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9 王凌云;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11年
10 胡莹;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理论、历史和现实[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00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00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