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榷盐制度的宋代国富论与民富论探析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there are two competing ideas, that is, the theory of people's wealth and the theory of national wealth. The theory of people's wealth is represented by Confucian thought, which thinks that the righteousness based on the rites is higher than the interest, and that the propriety decides and distributes the profits, and advocates the theory that the people are rich before they can become the nation's wealth, and that the people's wealth is primary and opposes the excessive accumulation of the government. The theory of wealth of the nation is represented by the theory of management of business and the theory of weight and weight. It hold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ntrol the wealth of the world by first and foremost the theory that the rich of the country must precede the wealth of the people and hol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ntrol the wealth of the whole world. The system of prohibition of discus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of the Song Dynasty, in which the salt system of the Song Dynasty is the representative, from which we can see the func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theory of national wealth and the theory of people's wealth in the economic life of the Song Dynasty.
【作者单位】: 石家庄学院政法系;
【基金】: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富论与民富论:两宋经济思想的研究》(HB11LJ004)
【分类号】:F09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沈晋贤;从巫祝用“土”到以“土”为药论——兼论马王堆医书巫祝用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陶有浩;二程变法思想述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袁晓薇;从“柳七风味”到“自是一家”──论柳永、苏轼词消息相通及其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德全英;民族区域自治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蓝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制度经济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4 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胡忠雄;正其谊以谋其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熊瑜;朱熹伦理教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8 高恒天;道德与人的幸福[D];复旦大学;2003年
9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邵军;唐代书画理论及其审美观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双;吕夷简与宋仁宗前期政治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李洪良;《檀弓》散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秀玉;儒道人性论与治国理论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1年
4 李春梅;临江三孔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5 张尚英;刘敞《春秋》学术论[D];四川大学;2002年
6 秦慧颖;福建古代的动物神灵崇拜初探[D];厦门大学;2002年
7 肖鑫;唐宋时期的书画买卖和市场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吴宁;两宋士风述论[D];暨南大学;2003年
9 王守芝;司马光的诗歌与其思想之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谢敏;元末明初南园五先生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娜;;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阿马蒂亚·森的《以自由看待发展》的比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2 叶雷;;中国的“亚当·斯密问题”——评王国乡教授新著《自主权利的道德界限》[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8期
3 晏智杰;;市场经济与道德情操[J];传承;2011年19期
4 盛洪;;青苹果和熟苹果[J];新经济;2000年06期
5 周游;;从《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浅谈市场经济的本质[J];中国外资;2011年18期
6 杨兰;金鑫;李立元;;关于“亚当·斯密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商业时代;2011年18期
7 陈梦倩;;论市场经济条件与社会和谐——从亚当·斯密的“利己”与“利他”思想出发[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7期
8 孟磊;;斯密与李斯特经济思想差异论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芦蕊;;桑弘羊与亚当·斯密经济思想之比较研究[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8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吴宇晖;;政治经济学的大目标在于富国裕民——为《国富论》出版230周年而作[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陈章武;黎诣远;;《国富论》 《独立宣言》230周年感言[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艾春岐;;斯密困惑的马克思解[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吴德勤;;经济人理论的质疑——从若干经济理论谈起[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中村哲夫;鹿锡俊;;孙文的经济学说试论[A];近代中国(第二辑)[C];1991年
6 刘文彬;;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对管理学研究的影响[A];管理学发展及其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文集[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欧阳君山;;还“我”本来面目——从“经济人”到“注目礼人”[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深刻反思经济人,全面升级经济学——致全世界经济学人公开信[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富论思想的摇篮[N];国际商报;2008年
2 书评人 韩琳;《国富论》“前传”[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李义平;亚当·斯密对当时中国社会耐人寻味的评论[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4 杨吉;《民富论》:投资在后,理念先行[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 傅红春;经济学对“幸福”的离弃与回归[N];光明日报;2007年
6 ;经济学主要创立者——亚当·斯密[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7 李俊辰;斯密的经济道德情操药方[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N];海南日报;2006年
9 周诚;“经济人”新论[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10 ;基于权利的经济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敏;经济转型与政府调适[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太盈;斯密思想的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昕;《道德情操论》的行为合宜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38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38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