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评美化资本主义私有经济的“间接所有制”论

发布时间:2018-11-18 18:26
【摘要】:有人认为,私有企业主的财产用于私人消费的部分只占很小比例,实际上是为社会所用,是所谓"不占有生产资料但却享受其效用"的"间接所有制"。据此,一方面主张不能说私有经济只"姓私";另一方面却说国有经济是"官有"的,"损害所有人的利益"。"间接所有制"弄不清所有制内部产权体系的结构和层次,割裂了"所有"和"使用"的关系,混淆了产权主体,是出于对产权基本理论无知而杜撰的伪范畴,当然严重背离经济生活的现实。本文运用产权理论,对照社会现实,剖析它的错误和欺骗性,指出其目的是为了美化资本主义私有经济,贬低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为进一步推行私有化制造舆论。
[Abstract]:Some people think that the property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 owner accounts for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the private consumption, in fact, it is used by the society, and it is the so-called "indirect ownership system" that "does not possess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but enjoys its utility." Therefore, on the one hand, it is argued that the private economy should not be said to be only "private";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ate-owned economy is said to be "official" and "harmful to the interests of all". " Indirect ownership "can not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and level of ownership internal property right system, sepa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 "and" use "and confuse the subject of property right. It is a false category which is made up of ignorance of the basic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 Of course, a serious departure from the reality of economic lif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errors and deceptions, and points out that its purpose is to beautify the capitalist private economy, to degrade the socialist state-owned economy and to create public opinion for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privatization.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0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华详;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付飞;李异;张健;;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3 张洪波;徐苏宁;;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4 崔木花;;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汪少波;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黄晓霓;;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王守敬;;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几点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孟祥健;;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郑家欢;吴志祥;;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10 余明江;;我国农村反贫困机制的构建——基于“政府—市场”双导向视角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建一;;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常慧娟;;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节能高效、减排低碳与责任和快速工业化及经济腾飞[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李毅;;民营房地产业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1(2003)[C];2004年

5 王娜;邱琦;;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推广与普及[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6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Pr;钟世霞;;化肥减施及秸秆过腹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7 郭雪松;邹娟;梁瀚文;刘俊新;;苕溪流域典型村落水污染特征调查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8 黄璜;;“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汪清蓉;;城市旅游业能耗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方法及深圳市实证分析[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李怀;韩瑞;;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扣除额标准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国强;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林;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8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耀鹏;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闫俊;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晓辉;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闫恒超;棉花纤维发育伸长期和次生壁加厚期数字表达谱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鹏;煤粉永磁强磁滤器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谭啸;湘中南地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史玉岩;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技术措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商鹏鹏;我国个人破产制度之配套制度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瞿逸;我国经济转轨期民工荒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辉华;杨其静;;产权理论遭遇的挑战及其演变——基于2000年以来的最新文献[J];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2 田洪捚;;科斯定理中产权概念的法学解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雷国富;;社会主义时期如何对待农民私有经济[J];当代财经;1984年02期

4 李周;产权整合、产权界定与南方林业发展[J];林业经济问题;1989年04期

5 张谷 ,李娴;论产权理论与产权概念的特点和局限[J];求索;1993年06期

6 梁小民;圈地运动与产权理论[J];百科知识;1994年01期

7 丁建中;所有制的阴阳理论——《产权理论及产权改革目标模式探索》简评[J];经济师;1995年06期

8 吴宣恭;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不同[J];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25期

9 张新国;浅谈产权分析的两种范式[J];甘肃科技;2003年11期

10 刘金富,徐文国;关于产权理论的几点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荣华;;基于唯物史观的产权理论与法的演变[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车卉淳;;略论科斯定理及其局限性[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康晓强;;产权理论:马克思和巴泽尔的比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4 吴宣恭;;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西方现代产权理论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5 吴易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40周年[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6 胡寄窗;;对孙中山的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的再认识[A];近代中国(第一辑)[C];1991年

7 唐思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兼作答谢网友的回帖及回答一个问题[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贺卫;;试论诺思的经济增长学说——制度变迁理论[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任荣华;;基于唯物史观的产权理论[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申米玲;;西方产权学派外部性理论评述[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玉志;一位产权理论学者的忧虑和点拨[N];中国企业报;2009年

2 ;私有经济不等于剥削[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何秉孟;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为指导[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梁怡;寻租研究让产权理论更靠近世界真相[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张卓元;开拓产权理论研究新领域[N];人民日报;2009年

6 胡蝶;另一种眼光看市场[N];经济参考报;2010年

7 裴小革;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产权理论[N];光明日报;2004年

8 廖进中 作者系湖南大学教授;产权理论:市场经济研究的基本前提[N];湖南日报;2002年

9 何伟;科学的批判与批判的科学[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10 湘潭大学 刘桂斌;经济学科研的几点思考[N];社会科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姜国权;市场社会主义劳动产权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樊根耀;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遥;马克思产权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光;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比较分析及其现实意义[D];吉林大学;2006年

3 金峰俊;循环经济对现代经济学环境政策和产权理论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4 汪伟;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比较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彦林;所有制理论与产权理论的统一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何易;产权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侯选明;产权是什么[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军;市场经济与产权伦理[D];新疆大学;2006年

9 段建斌;产权的正义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庞笑笑;典型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经济开发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407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407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6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