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任重道远
[Abstract]:The core of the academic discourse system of Chinese economics is the 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The proposition of "Chinese economics" was first put forward by Wang Yannan in the 1940s. The essence of the proposition was to combine the Marxist principle with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China's social economy. That 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ategories and laws of capitalism and pre-capitalist economy revealed by Marx, the transitional form of China's semi-feudal and semi-colonial economy is studied, and the landlord economy under the domination of imperialism i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rador capital and bureaucratic capital. On Chinese Economics represented by Wang Yanna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分类号】:F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诗白;中国经济学构建的若干问题[J];经济学家;1997年01期
2 陈宗胜 ,徐刚 ,刘书祥;中国经济学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J];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75期
3 卢新波;中国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初步的综合[J];财经论丛;1998年03期
4 林义;方法论创新与中国经济学的构建[J];学术月刊;1999年11期
5 丘兆逸,赵少钦;以产业化模式构建中国经济学[J];探索;2001年03期
6 本刊记者;;第六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在武汉大学召开[J];理论月刊;2007年02期
7 ;第八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在重庆大学隆重举行[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周雄飞;乔雅君;;第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综述[J];经济经纬;2011年01期
9 任保平;;新中国经济学60年:演化逻辑、发展轨迹与未来趋势[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刘好光;;中国经济学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J];党政干部文摘;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野;刘琼;邓海潮;;中国经济学必须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雷卫民;;浅论中国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基本方向[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任玉彬;;关于创建和发展中国经济学的思考[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永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济学的自主创新[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秦晓娟;;中国经济学拿什么立足世界——兼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娟;邓海潮;;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不动摇[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黄泰岩;;中国经济学发展三十年[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8 何炼成;;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焦斌龙;;中国经济学国际化的几个问题[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10 于金富;;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科学范式[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望;中国经济学家贡献何在[N];财经时报;2005年
2 巩峤;也说“中国经济学家”[N];青岛日报;2005年
3 薄连丰;面对世纪危机,中国经济学何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杨承训;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N];人民日报;2004年
5 贾文毓;中国经济学家应有自己的“meme”[N];光明日报;2005年
6 文非;中国呼唤本土世界级经济学家[N];社会科学报;2005年
7 张兴祥 陈唯;中国经济学家需要积累[N];厦门日报;2005年
8 李维民;探索国际学术交流的新途径[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梁捷;制度变迁中的中国经济学[N];南方日报;2005年
10 朱林兴;强化经济学者的社会责任[N];解放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焦兴旺;大国经济及其战略[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志刚;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历史演变与中国经济学范式的传承重建[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段迎晖;论经济学的人本精神[D];湘潭大学;2004年
3 刘健;概论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敏;经济转型与政府调适[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白雪锦;关于创建当代中国经济学的思考[D];郑州大学;2000年
6 石琳;陈云的经济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43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43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