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阶段DEA的区域技术效率分析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four-stage DEA,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on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each region is analyzed firstly, and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filtering out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s obtained, and then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correcting deviation in each region is obtained by using Bootstrap technolo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justment of labor saving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fficiency change 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and the capital adjustment plays only a secondary role, while the adjustment of saving capital and labor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efficiency changes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is: private capital, infrastructure, industrial upgrading, FDI and other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regional technical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3073)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项目(10YJ36,10YJ34)
【分类号】:F062.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2 范爱军;王丽丽;;中国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与增长收敛——基于省际数据的研究[J];经济学家;2009年04期
3 吴延瑞;;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新的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4 刘小玄;李双杰;;制造业企业相对效率的度量和比较及其外生决定因素(2000—2004)[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5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6 傅晓霞;吴利学;;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地区收敛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7 严兵;;效率增进、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制造业内外资企业生产率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11期
8 王志平;;生产效率的区域特征与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基于主成分分析与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9 王志刚;龚六堂;陈玉宇;;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刚;贾威;潘浩敏;;地区差异、收敛路径和经济政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3 郭东旭;;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4 刘秉镰;刘勇;;对我国公路水运交通省际资本存量(1952-2004)的估算[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杨秀玉;;我国电信行业经济效率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7 李瑞娟;孙琳琳;;中国省际资本使用效率测算:1981~2005[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昌盛;科技进步对就业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司先秀;;我国区域电信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陈金保;何枫;赵晓;;税收激励对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及其实证效果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秉镰;余泳泽;;“技术势能”假说与FDI技术外溢分解——来自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6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7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 基于湖北省农户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胡芳;周培明;张智敏;;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数据[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陈伟;严长清;吴群;李永乐;;开发区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估计与测算[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7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9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键;萝卜生产成本收益及全要素生产率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孙亮;我国服务业演进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朱平;FDI对江苏经济增长作用的地区差异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徐丹;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修斌,任若恩;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及测算[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冯根福;刘军虎;徐志霖;;中国工业部门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1期
3 王志鹏,李子奈;外资对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4期
4 邓翔,李建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5 赵伟;马瑞永;;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再认识——基于增长收敛微观机制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11期
6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7 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8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9 许宪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J];经济学(季刊);2002年04期
10 张军;施少华;陈诗一;;中国的工业改革与效率变化——方法、数据、文献和现有的结果[J];经济学(季刊);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家庭;;我国环保行业的技术效率测度及提升——基于30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1年06期
2 胡晓珍;张卫东;杨龙;;制度环境、技术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2期
3 黄璐;李春红;张超;;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我国证券公司效率分析[J];特区经济;2011年09期
4 陶长琪;齐亚伟;;技术效率与要素累积对中国地区差距的效应分析——基于DEA三阶段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9期
5 高伟,何枫;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分析——基于随机前沿技术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6 喻世友,史卫,林敏;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技术效率的溢出渠道研究[J];世界经济;2005年06期
7 张新;;DEA模型及其对银行业生产效率的分析应用[J];金融经济;2006年12期
8 王之远;吴建伟;;上海市九大工业园区的技术效率测量[J];经济论坛;2006年12期
9 谢建国;;中国东部沿海跨国公司投资效率比较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6年06期
10 王晓东;赵R蜕,
本文编号:2344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44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