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比例失调论”的现代阐释——基于广义系统论视角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view holds that the basic contradiction of capitalism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disorder of the whole social production, and then the imbalance of the proportion of social production and the outbreak of economic crisis.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ized system theory-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Synergetics, openness and non-equilibrium are the premise and basic condition for the system to move from disorder to order.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complex system, the cooperative behavior of each subsystem produces a single action beyond each element itself, thus forming the unified and joint action of the whole system. Capitalist economic system is a typical dissipative structure,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ynergy among various economic entities in the system. The openness of the capitalist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capitalist system satisfy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elf-organizing system. Although production decisions are made by individual capitalists, they are subject to profit margins, and their behavior is a constant trial and error process. Through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producers and between producers and workers, the orderly state of the capitalist economic system may spontaneously form. The key lies in whether the "order parameter" which governs the behavior of each subsystem in the capitalist economic system can be formed, and the profit rate acts as the "order parameter" of the capitalist economic system.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分类号】:F0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璐;;从次贷危机到经济危机的机制解析——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危机理论的重新解读[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2 李桂海;耗散结构论对历史研究的启示[J];社会科学研究;1987年03期
3 鲁尔;;耗散结构论[J];中国卫生经济;1987年07期
4 李济广;马克思主义公有制主张的原意及现实——兼论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危机理论[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5 李树祯;童水栋;;《资本论》视角下的经济危机[J];特区经济;2009年12期
6 祝梅;;从马克思《资本论》的视角研究当前经济金融危机[J];考试周刊;2009年51期
7 郭丽娜;王维德;;浅议西斯蒙第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陈其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危机变形的原因[J];经济研究;1984年07期
9 钱箭星;肖巍;;危机终归还会发生?![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02期
10 邵明锋 ,俞品;四、“破镜”能否“重圆”?[J];中国统计;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应对经济危机下对宏观经济理论的反思及启示[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2 葛和平;刘爱文;;经济危机的空间之维——资本广化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栾文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树立危机意识与防范意识[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岩;;制度失灵还是市场失灵——马克思、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比较[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张存刚;田彦平;;《资本论》中的协调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方兴起;;西方经济学的二重性质[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7 严法善;;美国的金融危机与《资本论》再学习[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8 李光远;;第十一讲 从自由竞争到垄断[A];学习历史唯物论二十讲[C];2004年
9 荣跃明;;论文化超越资本——文化生产、资本极限和人类的未来(提纲)[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10 赵准;;当代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失业问题的研究[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祝乃娟;超越“仇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2 孟琳;经济滞胀的病根:财富标志供应不足[N];中国证券报;2008年
3 ;经济危机预言者获诺贝尔奖[N];大众科技报;2008年
4 朱晓彦;哈佛同窗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成果有助于解决全球经济危机[N];中国财经报;2011年
5 ;英认为经济危机比最初预想更糟[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本报记者 柯象中;经济危机刮起经济学“头脑风暴”[N];中国财经报;2009年
7 余斌;《揭开经济危机的底牌》简评[N];人民日报;2010年
8 李义平;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对经济危机的全新说明[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9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马艳;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N];文汇报;2009年
10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卢周来;福特,马克思,中国经济学家[N];中国经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姚慧琴;经济危机成因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杨民刚;经济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D];山东大学;2005年
3 户晓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基础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杨依山;经济增长理论的成长[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征[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武建涛;马克思经济学视角下的金融危机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3 初宁宁;经济危机及其预警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艳;对宏观经济平衡条件的最初考察[D];厦门大学;2008年
5 刘t坭,
本文编号:2347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47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