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神经系统的利他行为模型分析
[Abstract]:Altruistic behavior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human behavior. Although the study of altruistic behavior model is still in a simple stage, it has shown a good prospect. According to Smith's thoughts on rationality and emo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modern behavioral economic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ltruistic behavior model by applying the framework of systematic analysis of brain neuroeconomics. On the basis of "maximizing one's own preference under constraint conditions", it contains two different behavioral decision-making modes, rationality and emotion, and explains altruistic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dogeny". Finally, the model results are used to explai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dictators game which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作者单位】: 广东商学院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BJ005)
【分类号】:F069.9;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叶航;汪丁丁;贾拥民;;科学与实证——一个基于“神经元经济学”的综述[J];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华;;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磨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叶坦;论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义利”观念的时代演化与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武立敬;刘月岭;;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黄晓;;适应与超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一点浅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6 宋慧;;利己与利他——从“亚当·斯密问题”入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7 叶常林;;西方分配正义理论综述[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徐孝霞;道德情感教育中的“同情”与“移情”[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袁名松;;道德蜕化中的道德情感原因探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崔浩;;探析亚当·斯密的道德同感说[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解明;;浅谈有时代特色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张洁;朱建军;刘思峰;;基于前景理论的随机概率信息群集结模型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杨秀香;;幸福与信任的重建——信任价值的当代生活视角[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8 杨秀香;李辉;;社会和谐对公共文明的诉求——从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视角[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郭金鸿;;道德责任与当代道德建设[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姚轩鸽;;税收伦理问题初探[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侯文杰;内生消费、消费行为和消费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5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徐红利;基于有限理性的城市交通系统均衡与拥挤收费策略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丽;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饶贵添;股票市场价值函数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夏兰英;良知不存,法将焉附[D];湘潭大学;2010年
5 陈银;金融危机的货币哲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6 赵亚男;法律接受的社会心理机制[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卫方方;亚当·斯密交换伦理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一新;道德起源、演化及其作用的经济学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叶航;西方经济学效用范式的逻辑缺陷[J];经济学家;2003年01期
2 叶航;利他行为的经济学解释[J];经济学家;2005年03期
3 叶航,汪丁丁,罗卫东;作为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J];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4 汪丁丁,罗卫东,叶航;人类合作秩序的起源与演化[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4期
5 汪丁丁;林来梵;叶航;;效率与正义:一场经济学与法学的对话[J];学术月刊;2006年03期
6 叶航;黄勇;;第三种叙事方式:对休谟法则的超越[J];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7 邓正来;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J];浙江学刊;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安然;;由“寝室的悲剧”看利他行为的可能[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年06期
2 李秋萍;胡昕;蒋玉宇;李金平;徐静娟;邱玉宇;;市场经济条件下护理利他行为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06年08期
3 王覃刚;冀红梅;;利他行为、社会资本与制度演化[J];财贸研究;2006年05期
4 陈礼勇;;利己与利他行为浅述——基于非理性均衡点对利己和利他行为变动的理论研究[J];消费导刊;2009年07期
5 刘金阁;王志强;;“经济人”自利和利他行为的一种新综合[J];消费导刊;2009年17期
6 张海丽;杨从杰;;家族企业非家族员工利他行为的管理策略[J];企业经济;2011年01期
7 唐俊;;行为博弈的互惠利他行为理论研究的进展[J];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06期
8 王健;彭晓娟;;辛普森悖论与利他行为的进化[J];经济经纬;2008年05期
9 王健;彭晓娟;;有限理性与利他行为的动态模型——兼论对经济人假设的反思[J];北方论丛;2008年05期
10 钟生根;;群体意识与经济人利他行为选择[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季槐;M.J.Kropff;B.,Lammert;S.,Christensen;P.K.Hansen;;应用细胞自动机(CA)模型研究植物种群在可控制系统中的扩散机制:一年生杂草作为一个应用实例(英文)[A];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2 钱林晓;;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简化理论模型[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王玲;赵妍;;基于Fishbein理性行为模型分析上海消费者美洲旅游行为影响因素[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毛曹珏;曹锐;;两种缺陷接地结构的模型分析[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肖建春;聂建国;马克俭;;桁拱支承索网结构模型的破坏试验[A];第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云梅;王秀珍;;用模型分析的方法探讨水稻冠层结构变化对冠层反射光谱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钱林晓;王一涛;;对应试教育条件下学生学习行为的模型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侯文峻;张建民;张嘎;;三板溪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的数值模拟[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赵雪松;杜荣;朱晓燕;;师徒模式下的知识共享效用模型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银飞;;2000~2009年世界贸易关系的块模型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学科;人类的利他行为与基因有关[N];科技日报;2005年
2 江苏省昆山市地税局;模型分析树标杆 层层深入破税案[N];中国税务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华凌;孩子是不是生来就自私?[N];科技日报;2007年
4 刘霞;脸红让你更有魅力[N];科技日报;2009年
5 媛萍;用模型分析企业战略要素[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6 白爱仙;基于Excel的工资管理模型分析[N];财会信报;2011年
7 孙涤;人际原则:青铜法则篇(上)[N];南方周末;2007年
8 徐贲;给陌生人的礼物[N];南方周末;2007年
9 记者 冯海波;粤寒冷灾害预报精度将超过95%[N];广东科技报;2006年
10 特约撰稿 王芳;云南珠宝玉石产业领军全国[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显亮;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编制与多层线性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小平;主题模型及其在中医临床诊疗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孙元;基于任务—技术匹配理论视角的整合性技术接受模型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赵顶位;中小学生几何类比推理能力诊断评价中的理论与技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史倩倩;二维强关联电子系统的gPEPS算法与二维t-J模型的基态相图[D];重庆大学;2012年
6 刘文;3~9岁儿童气质发展及其与个性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7 谭利;复杂网络模型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傅霞萍;水果内部品质可见/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方法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王健;利他行为的模型构造与数量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10 杨业兵;两级评分自陈式量表项目反应理论分析的方法与模型选择[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喻珠峰;基于LT模型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柴莎莎;基于PSR模型安康市全球变化适应度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杜军;山东半岛城市群模型分析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达;应用模型测量及PAR指数测量研究安氏Ⅱ类、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后咬合关系[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存涛;中国城镇养老保险体系转轨成本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6 姚媛;房地产市场调研在项目前期定位中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松磊;基于CGE模型的煤价—电价波动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8 刘勃;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绩效实证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9 杨绍创;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及KMV模型的实证[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桂司文;基于KMV模型的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72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72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