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应以权利与义务相平衡的原则解决公平问题

发布时间:2018-12-11 10:47
【摘要】:分配的公平问题是时下最受关注的问题,不少人认为,中国社会的财富分配有日益恶化的趋势,一个重要的理由是社会财富分配的差距越来越大,贫富现象有恶化的趋势。本文认为,以人们所享有的财富差距的大小作为判断分配是否公平的尺度与坐标,本质上是一种平均主义的公平观。判断社会财富分配是否公平,不应以人们的所得是否有差距与差距的大小为根据,而应看人们的所得是否是应得与应当。而衡量人们的应得与否,应以权利与义务是否平衡为根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以权利与义务相平衡的原则去保障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而要贯彻权利与义务相平衡的原则,不能仅靠市场的力量,还需依靠社会制度的力量。要真正使权利与义务相平衡,社会就应建立一种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
[Abstract]:The issue of fairness in distribution is the most concerned issue nowadays. Many people think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in Chinese society is deteriorating day by day. One important reason is that the ga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and the phenomenon of rich and poor is getting bigger and bigger.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magnitude of the wealth gap that people enjoy as the yardstick and coordinate for judging whether the distribution is fair is essentially an egalitarian view of equity. To judge whether the distribution of social wealth is fair should not be based on whether there is a gap between people's income and the size of the gap, but on whether people's income is due or should. The balance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should be taken as the basis for measuring whether people deserve or no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the principle of balance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should be used to ensure the fair distribution of social wealth. To carry out the principle of balance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we should not only rely on the power of the market, but also on the strength of the social system. In order to balanc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the society should establish a reasonable benefit compensation mechanism.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F01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云善;学邓小平理论,谈分配公平与个人收入税收调节体系的改革[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年05期

2 许有伦;略论分配公平的相对性[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3 朱元珍;对社会分配公平的剖析[J];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05期

4 王宪章;谈社会分配中的几个问题[J];理论探讨;1991年02期

5 高卫国;;马克思主义分配公平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探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卫兴华;;重视分配公平与消费合理—贺《消费经济》创刊20周年[J];消费经济;2005年06期

7 钟文;;新知识新信息[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0年09期

8 连玉新;个人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价值判断标准质疑与我见[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9 成志刚;权利与义务 公平与效率 政府与市场——社会保障领域中三对基本范畴及关系的思考[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3年01期

10 张盛念;关于评价分配公平与否标准的不同见解[J];理论前沿;1990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东川;李向荣;;网络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他[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万光侠;;论市场经济的人学蕴涵[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雷菁;洪灏;;新自由主义的由来、本质特征及其影响[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徐光远;;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唐思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兼作答谢网友的回帖及回答一个问题[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中尾训生;;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理[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阿部;照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世界历史上的作用[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罗文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道主义[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沈刚克;;陈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A];闪烁真理光辉的思想宝藏——上海市党校系统纪念陈云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白龙;;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价值论的认识[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东省临朐县环卫处党组书记、主任 顾廷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能及一般规律[N];市场报;2000年

2 刘有恒(作者单位:重庆市财政局);分配公平与经济发展[N];中国财经报;2001年

3 刘以宾;回味财富论坛上的“穷人”话题[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4 朱锡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创造[N];社会科学报;2001年

5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李兴山$$(本文作者是中共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民本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6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李兴山;民本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7 刘仰;在政府和市场之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8 李果林;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供求关系与竞争规律[N];经理日报;2005年

9 林钧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两个“体系”的共同保障[N];金融时报;2000年

10 杜颖梅 褚丹植;我国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N];江苏经济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梁玉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刘益;公有制市场经济内生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陈宝;资本·现代性·人[D];复旦大学;2007年

4 李明桂;《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分配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苏州大学;2012年

5 黄海艳;发展项目的公众参与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爱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与效率[D];武汉大学;2005年

2 郭佩惠;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公正[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田成川;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的地位和职能[D];河北大学;2000年

4 宋丽萍;马克思分配公平思想与中国分配公平的实现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5 徐恩火;论公平与效率关系及公正[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苗亮;江泽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7 王桂云;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认识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郭艳英;邓小平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法论与理论根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何章艳;市场经济中的理性与非理性探析[D];新疆大学;2008年

10 黄薇;资本扩张性的理性思考[D];新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72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72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b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