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中“框架效应”的语义分析
[Abstract]:The frame effect points out the difference of decision between cognitive subjects and the same object in different expressio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frame effect i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real cause of frame effect lies in language itself. As an intermediary between cognitive subject and cognitive object, language is an independent field. In the study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linguistic turn of methodology.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分类号】:F069.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广奇;张林云;;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贡献及其应用[J];经济论坛;2009年10期
2 马广奇;张林云;;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贡献及其应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吴旭东;姚巧燕;;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的税收遵从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3期
4 李爱梅,凌文辁;论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马广奇;张林云;;行为经济学的逻辑主线和理论贡献[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廖方;左思蓓;;行为经济:创新的机会与捷径——伯克利加州大学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凯平博士访谈[J];新资本;2006年06期
7 黄晴;经济学向心理学靠拢[J];河南税务;2001年06期
8 周星,林清胜;交叉学科研究的典范: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J];经济学家;2004年03期
9 高俊峰;;体验经济——从行为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14期
10 刘思伽;;给所有司机的一面镜子[J];新经济杂志;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魏建;;行为经济学与行为法经济学:一个简单介绍[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C];2003年
2 马涛;;行为经济学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挑战[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刘文彬;;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对管理学研究的影响[A];管理学发展及其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吴鹏;;习惯、偏好与效用[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欧阳国华;;POWER及其比较优势规律:行为和制度产生的微观机理分析——基于量子力学的行为经济学诠释[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卿志琼;;拆迁中的情绪事件:禀赋效应、财政幻觉与公共政策——一个行为经济学视角[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朱宪辰;章平 ;黄凯南;;资源支配权预期、学习经历与制度发生——基于南京市30个小区共享资源治理过程878个样本的经验数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黄丽;;资产价格波动向实体经济传递过程的问题探讨[A];《环球人文地理·理论版》2011.08下[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占刚;“非理性”:行为经济学的独特魅力[N];经济参考报;2010年
2 陈志武/文;希勒教授对行为经济学的探究[N];经济观察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田晓玲;行为经济学“助推”正确选择[N];文汇报;2009年
4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行为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新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陈宇峰;回到拓疆时代的行为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7年
6 梁小民;公正出效率[N];人民日报;2003年
7 梁怡;行为经济学另辟新路会否引来经济学革命[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胡希宁 鲍永升 薛世斌;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什么授予心理学家?[N];学习时报;2003年
9 经济学家 梁小民;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非理性行为[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10 董志勇;非理性也可以作出完美决策![N];上海证券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金叶;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哲学思考[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那艺;行为消费理论的拓展与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马姗伊;经济人的行为动机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4 王淑珍;不确定条件下个体选择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干生;关于环境的行为经济学分析[D];新疆大学;2004年
2 罗漩;Daniel Kahneman行为经济学思想综述[D];山东大学;2009年
3 于艳飞;不确定条件下的个人选择——行为经济学带来的挑战[D];吉林大学;2004年
4 刘国华;行为经济学的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郎利锋;行为经济学述评[D];吉林大学;2006年
6 张宝兰;超越理性假设[D];厦门大学;2006年
7 刘宪;退耕还林中农户经济活动的行为经济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吴有玉;代理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9 侯健;产业政策稳定性与企业理性决策相关性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李宏巍;从行为经济学看优势富集效应的发生机制[D];同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02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02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