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关于地质环境保护经济制度体系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9-01-05 14:54
【摘要】:地质环境经济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中地质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其核心是解决地质环境保护的外部性和产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地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构建地质环境保护经济制度体系的紧迫性,根据地质环境问题存在"天灾"和"人祸"两类引发因素的情况,分析了地质环境保护中的外部性,并指出其对地质环境保护提出的新挑战。同时,通过分析地质环境的效用和产权问题,探讨了地质环境保护的主要机制,最后,提出了控制类、激励类两类共十大经济制度体系建设的构想。
[Abstract]:Geological environment economic system is the basic system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market economy system. Its core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xternality and property right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urgency of constructing the economic system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triggering factors: "natural disaster" and "man-made disaster"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externality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points out its new challenge to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t the same time, by analyzing the utility and property rights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main mechanism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n economic systems of control and incentive.
【作者单位】: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分类号】:X19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蒋亚娟;;论环境税改革的基石:重塑环境权[J];理论与改革;2006年05期

2 姚金海;;论水权运营的制度建构[J];学术论坛;2006年12期

3 姚金海;;论水资源国有产权体制创新[J];学术论坛;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洁;遗产保护区的非均衡发展与区域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2 邱君;中国农业污染治理的政策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3 刘戎;社会资本视角的流域水资源治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郑书耀;准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5 李项峰;地方政府行为外部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孙鳌;企业集群的外部性:机制、影响及治理[D];暨南大学;2007年

7 李海鹏;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8 朱远;中国提高资源生产率的适宜模式与推进策略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蒲实;城市自来水价格论[D];四川大学;2007年

10 何东;论区域循环经济[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胡志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吴杨;中国刺激消费背景下的资源环境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3 肖龙;空气调节楼板热工与结构性能的模拟分析[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7年

4 杜莉莉;发展中国家遗传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杜莉;清洁发展机制下的中国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6 柴艳;昆明市饮用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敏,姜学民;环境污染的经济分析及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06期

2 王小军;;我国环境侵权法律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7期

3 李国平;刘治国;;关于我国跨区环境保育问题的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年07期

4 胡振鹏;刘青;;江西东江源区生态补偿机制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5 裴永辉;尹昌斌;程磊磊;;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6 岳锋利;;节能环保产业的外部性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刘青;胡振鹏;;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8 蔡悦荫;于永海;;填海造地经济损益分析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1年02期

9 张雅晖;袁军;蒲坤明;;水污染治理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商业;2011年05期

10 韩剑萍,李秀萍;外部性与环境管理的经济学分析[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蓉;;环境政策的经济化趋向[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2 陈喜红;姚运先;谢煜;;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及解决途径[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苑韶峰;;外部性矫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以中水利用为例[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琼;;从经济学角度看环保制度及实现[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5 廖建求;;农村环境保护的经济分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明明;;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的经济学分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7 姜朋;;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反身性特征及其法律价值——以城市建筑内部环境为中心[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孙茂辉;;推行粤港排污权交易,,实行区域总量控制[A];提升珠江三角洲竞争力——社会、经济与基础设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崔亚飞;刘小川;;中国省级税收竞争与环境污染的面板数据检验[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10 张艳秋;;关于西部生态补偿制度的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坤民;用体制创新再造太湖美[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2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孙哲;调整财政税收政策 破解节能减排难题[N];经济参考报;2008年

3 张蕾;环保风暴刮向源头是大势所趋[N];农民日报;2007年

4 万建民;循环之后要“经济”[N];经济日报;2005年

5 周民良;以环保责任引导政绩观[N];中国环境报;2007年

6 潘睿;环境资源公共本性与资源利用个体指向之间的吊诡[N];大众科技报;2006年

7 张贵峰;“跪求治污”与“能不查就不查”[N];工人日报;2007年

8 王多;生活垃圾收费与行为成本[N];解放日报;2006年

9 胡涛 李丽平 田春秀;德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及其启示[N];中国环境报;2005年

10 鲁宁 东方早报首席评论员;以产权清晰化推进环境保护[N];证券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文倩;西部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西北大学;2006年

2 邱君;中国农业污染治理的政策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3 袁平;农业污染及其综合防控的环境经济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4 盛丽颖;中国碳减排财政政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曾文慧;越界水污染规制[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李洁;长三角地区化肥投入环境影响的经济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张学清;污染治理与随机内生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游德才;区域一体化对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9 梁若皓;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徐安;我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晓华;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2 任君瑞;陕西省环境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3 陶红;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4 高娜;陕西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5 翟晓宁;我国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李筱婧;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分析及对策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王曼;国际贸易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谭智刚;农村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经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吕志昌;青岛市污水处理收费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10 王科;论我国环境保护中的政府管制[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01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01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b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