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参与碳贸易研究
[Abstract]:Positive climate change is a severe challenge to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t present,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carbon trade is mainly through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lean) stipulated in the Kyoto Protocol.
【作者单位】: 中国水利电力物资有限公司;
【分类号】:F276.1;F752.6;X1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红强;聂影;;碳排放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策略[J];商业时代;2006年05期
2 李新宇;唐海萍;;陆地植被的固碳功能与适用于碳贸易的生物固碳方式[J];植物生态学报;2006年02期
3 曾华锋;;《京都议定书》交易机制与生态碳核算系统的构建[J];财会通讯;2009年03期
4 袁定喜;聂影;;CDM项目合作困境与可持续发展[J];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09期
5 陆恭惠;安娜·比奇;安德鲁·劳森;司马蕾;;低碳建筑新时代的机遇[J];世界建筑;2010年02期
6 曹淑艳;谢高地;;中国产业部门碳足迹流追踪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11期
7 李威;;论碳外交与多边经贸外交的协调共进——以应对气候变化为视角[J];国际展望;2009年02期
8 麦文伟;;应对国外低碳贸易新壁垒的策略选择[J];中国检验检疫;2011年06期
9 彼得史密斯;;SRK:中国矿业的环境管理[J];世界有色金属;2009年08期
10 姜克隽;;碳市场:哥本哈根之后的展望[J];西部论丛;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璐;潘文卓;杜荣光;齐冰;;杭州气象服务低碳城市建设的思路初探与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卢艳霞 郑伟元 冯文利;环境评价贯穿美国土地规划[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2 记者 陈昕;北京银行“深耕”节能减排融资[N];首都建设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陈湘静;没有碳金融支撑就没有定价权[N];中国环境报;2009年
4 “碳贸易观察”项目伦敦站研究员 凯文·史密斯;失灵的碳交易?[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杨川梅;国际金融公司为北京银行提供减排融资[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6 北京日报高校记者站记者 铁铮;森林 最大的有机碳库[N];北京日报;2009年
7 袁德华;应对气候变化森林具有重要作用[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8 本报特派记者 唐玮婕 赵维光;城市,环保之路如何走[N];文汇报;2010年
9 王剑;经合组织称碳排放许可证价格将大幅上涨[N];中国贸易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李静瑕;产权市场如何适应低碳经济新风向[N];中国企业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春雨;县域农田N_2O排放量估算及其减排碳贸易案例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梁伟涛;森林碳贸易市场运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张毓卿;江西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14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14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