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陈豹隐经济思想研究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Mr. Chen Bao-yin was an important communicator of Marxist economics and the first translator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first volume of Capital. Chen Bao-yin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spread of Marxist economics in China, and his understanding of economic life is still enlightening today. He is a great propagator of Marxist economics and needs serious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09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有伦;;价值理论三题——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论、剩余价值论[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徐雪平;秦恒;;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剩余价值论发展的阐释[J];理论界;2006年10期
3 刘小英;;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理论的当代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6期
4 王晓林;;马克思剩余价值论之实践人本哲理探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5 吴碧芸;;《资本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运用——剩余价值论与企业问题探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7期
6 金熙成;;二元剩余价值论导论[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1期
7 林幼槐;;论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与现代国有企业经济增加值之间的关系[J];理论月刊;2006年S1期
8 郝孚逸;;劳动异化论与剩余价值论的联系和区别[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9 靳共元;杨振东;;科学界定“社会主义资本”和“人力资本”[J];经济纵横;2008年01期
10 吴易风;劳动价值论不容否定[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灼明;;简论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从狭义走向广义[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乃新;;经济法、法律体系转型与和谐社会构建——达尔文进化论原理的法学思考[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胡钧;;提高对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4 王建国;;对经济价值论历史建构的当代解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5 唐思文;;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或内因[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平;;劳动价值论的社会理论及其分析技术[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7 艾春岐;;斯密困惑的马克思解[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雷震;;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比较:逻辑体系与核心概念[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伟;;经济学为什么要研究价值理论[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10 唐思文;;重视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创新,重视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思隽;从劳动价值论到剩余价值论的演进[N];社会科学报;2001年
2 张虎;“老三样”还剩多少杀伤力?[N];中国经营报;2004年
3 陕西省社科院 胡义成;跳出两极化误区 回归“生产力价值论”[N];社会科学报;2006年
4 林振淦;非公经济还要“允许”吗 [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5 有林;治学浅说[N];人民日报;2002年
6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研处;马克思《资本论》的当代价值[N];社会科学报;2007年
7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齐桂珍;“劳动力股”参与企业利润分配之我见[N];中国改革报;2008年
8 周鸣磬;劳动价值理论要在坚持中深化[N];社会科学报;2001年
9 黄保红;关于私营企业主性质的探讨[N];北京日报;2002年
10 贾凤山 尤光旭;做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N];解放军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顺祥;对马克思剩余价值论中几个问题的认识[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谢玲;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D];河南大学;2009年
3 杨振东;“社会主义资本”范畴探讨[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4 朱高鹏;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5 孙英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伦理思考[D];黑龙江大学;2006年
6 张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和哲学研究的内在结合[D];河南大学;2007年
7 杨建军;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燕星池;上市公司自创商誉信息披露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邵倩;知识要素影响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10 辛毅;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中工资理论的批判与超越[D];河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15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15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