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资源约束下中国碳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双赢绩效研究——基于非径向DEA方法RAM模型的测度

发布时间:2019-02-11 12:12
【摘要】:本文运用非径向DEA方法——RAM模型估算了1998—2010年中国29个省份的经济效率、碳环境效率,并将两者整合在统一的联合效率框架以测度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耦合程度,结果发现我国节能减碳政策取得了明显效率改进的"水平效应"。松弛量分解表明高能耗与投资过度是非效率的主要源泉。进一步,我们通过约束模型单向投影发现中国节能减碳的途径依赖于"自然减排",而能源替代与技术进步效应明显不足。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non-radial DEA method, RAM model,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carbon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of 29 provinces in China from 1998 to 2010, and the two models are integrated into a unified joint efficiency framework to measure the coupling degree between carbon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s energy saving and carbon reduction policy has achieved a "horizontal effect" of efficiency improvement. Relaxation decomposition shows that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xcessive investment are the main sources of inefficiency. Furthermore, through the one-way projection of the constraint model, we find that China's energy saving and carbon reduction approach depends on "natural emission reduction", while energy substitution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effect are obviously insufficient.
【作者单位】: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
【基金】:重庆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2ZD10)的资助
【分类号】:F124;F224;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诗一;严法善;吴若沉;;资本深化、生产率提高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变化——产业、区域、能源三维结构调整视角的因素分解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2 涂正革;肖耿;;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大中型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动态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3 魏楚;沈满洪;;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8期

4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5 涂正革;肖耿;;非参数成本前沿模型与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8年01期

6 胡鞍钢;郑京海;高宇宁;张宁;许海萍;;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7 涂正革;;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子价格: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0年01期

8 张友国;;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0年04期

9 孙广生;向涛;黄yN;杨先明;;效率提高、产出增长与能源消耗——基于工业行业的比较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2年01期

10 乔晓楠;张欣;;东道国的环境税与低碳技术跨国转让[J];经济学(季刊);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昕;徐家源;;我国钢铁行业政府投资的经济效益研究——基于资本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白卫国;;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均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3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4 王浩;;河南省农民增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5 杨稣;邓俊荣;;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区生态问题研究——基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考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6 郭东旭;;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7 王敬敏;朱益平;;河北省碳排放及其趋势预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8 刘颖;任燕燕;;基于VEC模型的中国CO_2库兹涅茨曲线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杨杰;叶小榕;;基于DEA视窗分析与Malmquist指数的安徽环境效率动态变化研究——以安徽17个城市2004—2009年数据为样本[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杨振;;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徐安;;基于STIRPAT模型的沿黄省份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4 李树;陈刚;;环境管制与生产率增长——以APPCL2000的修订为例[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刘军;;中国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7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肖文海;;国有部门改革、劳动力市场障碍与自我就业:理论与经验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周晓唯;赵娜;;基于社会福利效应分析的碳关税征收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建;国际油价波动冲击的缓冲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禹;中兴通讯的增长因素和模式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蔡萍;基于环境责任分配的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7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宋兴达;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以及能源效率问题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庆一;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J];节能与环保;2005年06期

2 陆虹;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大气污染为例[J];财经研究;2000年10期

3 齐建国;;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节能减排目标分析[J];财贸经济;2007年10期

4 司言武;;环境税经济效应研究:一个趋于全面分析框架的尝试[J];财贸经济;2010年10期

5 程丹润;李静;;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区效率差异研究:1990—2006[J];财贸研究;2009年01期

6 周鸿,林凌;中国工业能耗变动因素分析:1993—2002[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7 董利;;我国能源效率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8 李齐云;商凯;;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碳税减排政策设计[J];财政研究;2009年10期

9 彭水军;包群;;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时序数据的经验分析(1985~2003)[J];当代财经;2006年07期

10 师博;张良悦;;我国区域能源效率收敛性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兰翠;我国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的政策建模与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越;;绿色产品设计技术与低碳经济[J];天府新论;2010年05期

2 王迪;聂锐;张炎治;龙如银;;能源消费、技术进步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完全分解模型[J];科学学研究;2010年10期

3 张旺锋;苏珍贞;解雯娟;;基于生态足迹的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低碳模式的探求[J];生态经济;2010年11期

4 刘卫国;李乾文;;供应链环境下低碳产品交易的信号博弈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年21期

5 徐国伟;卢东;;低碳经济下消费者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的动机及其影响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08期

6 吴z,

本文编号:2419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19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b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