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视角下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困境改善研究框架——基于情境嵌入的仿真实验
本文关键词:信任视角下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困境改善研究框架——基于情境嵌入的仿真实验
更多相关文章: 项目管理 风险分担 信任两难 初始信任 研究框架
【摘要】:工程项目中普遍存在风险分担决策悖论,即发包人不采用有利于合同履行的合理风险分担方案,导致风险分担决策中出现逆向选择。其根源在于建筑市场的初始信任缺失,发包人陷入信任两难困境。针对信任两难问题的解决,给出研究框架,包括:①集成焦点小组与半结构访谈法,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进而利用因子分析确定承包人获得发包人初始信任的可信要素集合;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并借鉴公共密钥基础设施标杆,构建工程项目的推荐信任传递理论模型;③采用情境嵌入的仿真实验手段,利用已建成的行为科学实验室,采集与分析承包人的理性决策行为集,从而导出稳定发包人信任预期的高激励、高惩罚策略集。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
【关键词】: 项目管理 风险分担 信任两难 初始信任 研究框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2175)
【分类号】:F062.4
【正文快照】: 0引言在工程实践中,虽然发包人合理地进行了风险分担,但由于利益驱动,承包人可能安分守己(act dutiful-ly),也可能背信弃义(betray)。处于信息劣势的发包人更可能相信承包人会恶意利用合同中的漏洞获利。因此,发包人试图将更多的风险通过免责条款设计转嫁给承包人,最终降低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孟钧;张镇森;;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网络形成机理与运行机制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11年08期
2 李伯聪;;工程创新:聚焦创新活动的主战场[J];中国软科学;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伯聪;;宏观经济视野中的创新扩散:突破壁垒和躲避陷阱[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08年00期
2 马强;;工程创新群体中的沟通问题分析[J];工程研究-跨科学视野中的工程;2009年01期
3 冉新权;;国有企业新型工业化模式探究——长庆油田工程创新案例分析[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0年02期
4 王孟钧;张镇森;;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网络形成机理与运行机制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11年08期
5 薛继连;贾晋中;李晓建;;神华重载铁路技术创新平台构建与运行[J];中国工程科学;2012年12期
6 王孟钧;刘慧;张镇森;陆洋;;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网络协同要素与协同机制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12年12期
7 谢获宝;王艳;;诚信创新价值观对公司并购发展的影响——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案例分析[J];保险研究;2013年06期
8 陈占夺;齐丽云;牟莉莉;;价值网络视角的复杂产品系统企业竞争优势研究——一个双案例的探索性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10期
9 李海涛;李华山;田也壮;;制造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10 苏敬勤;刘静;;复杂产品系统中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3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崔军;回归工程实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李真;基于计算实验的工程供应链协调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周华;面向共创价值的企业互动能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丁宝军;跨职能整合、知识获取与新产品开发效率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仇一颗;复杂工程环境下施工工法创新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6 张新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要素分析及上海张江高新区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刘静;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创新控制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刘永军;供应商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业务延伸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颖;茅以升工程创新思想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吴帅;Partnering模式组织稳定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3 熊雪琴;电力施工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设计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4 薛晓荣;经营性工程项目交易模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5 谷巍;美的净水设备公司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熊新;开放式创新环境下装备制造企业吸收能力演化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陆文钦;基于溢出效应的大型公共项目交易模式决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8 王守贵;Partnering模式的管理机制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
9 张霄达;WZZ公司采购流程改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崔忠东;基于SEM的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勇华;吴有根;;基于演化范式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12期
2 何继善;陈晓红;洪开荣;;论工程管理[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10期
3 任宏;;中国工程管理界的使命[J];中国工程科学;2008年12期
4 王孟钧;郭乃正;程庆辉;;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2期
5 谢洪涛;王孟钧;;重大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组织障碍生成机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06期
6 李伯聪;;工程创新:聚焦创新活动的主战场[J];中国软科学;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殷瑞钰;[N];学习时报;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能民;杨彤;汪应洛;;项目环境中知识转移的策略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3期
2 索贵彬;;循环经济项目管理与评价综述研究[J];生态经济;2008年04期
3 赵晓玲,杨春晖;项目管理的应用与发展[J];化工技术经济;2002年06期
4 何红渠,李庭春;系统集成项目范围管理分析[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李健;;政府管理项目化的经济学思考[J];中国审计;2008年03期
6 黄海英;;从东方系统方法论看项目管理[J];社会科学家;2005年06期
7 顾娟;卢志远;欧文权;;项目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J];市场论坛;2007年10期
8 王众托;项目管理中的知识管理问题[J];中国机电工业;2003年05期
9 蔚林巍,孙健;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项目管理[J];经济论坛;2004年03期
10 向鹏成;任宏;郭峰;;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绍波;张子柯;;控制论在项目管理实践中的应用[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欧立雄;郜晓奇;;我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研究[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1999年
3 钱福培;欧立雄;;国际项目管理的发展特点及我们的对策[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1999年
4 ;《中国管理科学》征稿启事[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张耿;;基于时间不一致性偏好的项目进度延误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张丽;;试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与核心问题的现实意义[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7 王志良;;产品危机事件下消费者心理反应机制研究——基于三鹿奶粉事件的案例探讨[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晨;何华玲;;“双重风险社会”中公共治理的困境与重塑[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9 樊士德;;结构主义经济学研究动态述评与中国经济结构[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袁伟峰;;基于WBS的项目挣值分析及其应用[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记者 陈建新;项目管理使工作更有效率[N];金融时报;2000年
2 西南财经大学 张合金 王辉;用生物演化来解读经济问题[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3 西南财经大学 张合金 王辉;浅析演化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9年
4 徐以升;危机困惑与范式反思——经济学理论十大课题[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5 西南财经大学 刘攀 魏哲平;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信用风险解析[N];光明日报;2010年
6 孙小强;方法论自觉与深度解读“资本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飞;农村风险分担网络的形成与效率分析[D];武汉大学;2012年
2 别黎;关键链项目管理中缓冲估计与监控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丽娅;宏观经济风险部门间分担与转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高绍新;先进项目管理技术的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林家宝;移动商务环境下消费者信任及其动态演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启君;寻租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肖淼;区域产业竞争力生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阿达西(Adahi Moulaye M'Hamed Taher);基于性格类型和学习方法的影响兼职MBA学生学业表现主要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9 李瑞涵;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理论与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黄德春;投资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小勇;项目生命周期模式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2 张承巨;项目管理应用实践与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3 陈洁;项目管理的应用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刘英胜;旅顺和平公园建设项目管理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5 赵艳秋;基于路径分析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的项目管理绩效评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祝雪锋;项目成本管理及挣值法成本监控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潘祥武;项目关系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刘鹏;西安海关风险分析信息化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石纪;IPMA与PMI认证系统的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10 刘春梅;项目管理的区域实现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81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81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