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消费伦理的人性根据
发布时间:2017-09-23 21:08
本文关键词:论消费伦理的人性根据
【摘要】:消费成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即消费伦理产生的原因和根据在于:第一,社会的转型使得消费方式发生了转变,“消费”代替“生产”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消费的自由和责任的问题更加突出,消费活动中渗透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伦理关系也越发清晰。因此,对消费行为进行伦理评价,寻找合理的消费方式是消费伦理的应有之意。“适度”是伦理学的重要的伦理理念和伦理评价标准之一,适度消费正是在此基础上的消费伦理的核心理念。第二,消费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它的属性是由人的基本属性所决定的,它的本质、目的和意义都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容。伦理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学,是关于人的生存意义和人生价值的理论,是对人的生存、发展和精神完善的反思,以实现人性的真善美和人的幸福生活为终极目的。因此,人性理论既是伦理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伦理学的归宿,这为消费提供了伦理根据——人性追求。总之,任何消费伦理观的构建都有其人性根据,寻找合宜消费伦理观(适度消费)的人性根据是本文写作的关键。 传统消费伦理思想包括节欲主义、禁欲主义和纵欲主义三种思想形态。其人性根据各异:节欲主义消费伦理思想以道德人性论和理性人性论为人性根据;禁欲主义消费伦理思想以宗教人性论等为根据;纵欲主义消费伦理思想则是以自然人性论为根据。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主义伦理观以经济人性论为根据,倡导享乐主义、自私自利的人生价值观,把消费当作人生的唯一目的,导致消费异化的产生。消费异化又造成了人性的异化:人的需要被异化为“虚假需要”,“虚假需要”产生了立足于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炫耀性消费和奢侈性消费,二者实质是将人性等同于物性,忽视了对精神完善的追求,造就了物质富足精神空虚的“消费人”,也是被物质欲望支配的“单面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背道而驰。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劳动实践本身。在此基础上,人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精神存在物的统一。这不仅确证了人的本质也体现了人的劳动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所以人性的内容是复杂的、多方面的,这决定了任何基于单一人性论的消费伦理思想对人性的塑造或说是追求也是顾此失彼的,必然会造就出片面的、残缺的人。适度消费伦理观是合宜性的消费伦理观,它以完整人性论为基础,以实现人性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追求,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消费观。完整人性论是对人性的多方面内容进行萃取、组合而成的,包括经济人性、道德人性和制度人性,三方面人性相互制衡是完整人性发挥作用的机理。以完整人性为基础的适度消费表现为,既获得了人和社会的发展又保护了自然;既满足了个人的需要又不伤害到他人、社会的利益;既满足了人的物质需要又实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兼顾了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这三种基本属性,保证人的均衡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消费伦理 适度消费 人性根据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014.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6
- 第一章 消费伦理性的凸显及其人性根据16-30
- 1.1 社会转型中的消费转型16-19
- 1.1.1 从自然经济型到市场经济型转变16-17
- 1.1.2 从重生存的生存型到重享受和发展的精神型转变17-18
- 1.1.3 从节制型到膨胀型转变18-19
- 1.2 消费伦理性的凸显及消费的伦理理念19-24
- 1.2.1 消费伦理性的凸显19-22
- 1.2.2 消费的伦理理念22-24
- 1.3 消费与消费伦理的人性根据24-30
- 1.3.1 消费的人性根据24-28
- 1.3.2 消费伦理的人性根据28-30
- 第二章 传统消费伦理思想的人性论论证30-38
- 2.1 传统消费伦理思想的人性基础30-36
- 2.1.1 节欲主义消费伦理与道德人性论和理性人性论30-34
- 2.1.2 禁欲主义消费伦理与宗教人性论34-35
- 2.1.3 纵欲主义消费伦理与自然人性论35-36
- 2.2 “单一”人性论对人性发展的负效应36-38
- 第三章 消费主义与人性异化38-48
- 3.1 消费社会与人的发展38-43
- 3.1.1 消费社会的兴起38-39
- 3.1.2 消费社会中的消费主义39-41
- 3.1.3 消费社会与人的发展41-43
- 3.2 消费异化与人性的异化43-48
- 3.2.1 何谓消费异化43
- 3.2.2 消费异化产生的根源43-44
- 3.2.3 消费异化导致人的异化44-48
- 第四章 适度消费伦理观及其人性支持48-62
- 4.1 适度消费的伦理观48-54
- 4.1.1 适度消费的总原则——合宜性消费48-50
- 4.1.2 适度消费伦理观的特点50-54
- 4.2 适度消费伦理观的人性基础——完整人性论54-57
- 4.2.1 完整人性的内涵及构成55-57
- 4.2.2 完整人性论奠定了适度消费伦理观的人性基础57
- 4.3 适度消费伦理观的人性追求57-62
- 4.3.1 人性发展57-59
- 4.3.2 适度消费伦理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9-62
- 结语 适度消费——实现幸福生活的载体62-64
- 参考文献64-68
- 致谢68-70
-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70-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革;;以经济伦理学的人性观看发展观的嬗变[J];经济导刊;2007年09期
2 周超光;;适度消费伦理原则新探[J];经济师;2008年05期
3 周梅华;可持续消费及其相关问题[J];现代经济探讨;2001年02期
4 陈玉霞;;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消费异化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探讨;2008年03期
5 李桂梅;可持续发展与适度消费的伦理思考[J];求索;2001年01期
6 蔡东;吴涛;;消费异化[J];商场现代化;2009年25期
7 王建辉;论重建“适度性”消费伦理观[J];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01期
8 洪大用;关于适度消费的若干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06期
9 程秀波;关于消费伦理的几个问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甘绍平;论消费伦理——从自我生活的时代谈起[J];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彭志勇;人性发展与制度创新[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张爱丰;消费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齐亚红;消费正义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程海荣;消费伦理观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07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907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