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碳交易的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定价与产量决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考虑碳交易的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定价与产量决策研究
【摘要】:研究了一个由多个供应商、多个制造商和多个市场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系统中产品的最优定价与产量决策问题。供应链系统中的各方通过一个碳交易中心组成一个碳交易市场。基于供应链子网及碳交易子网构建了一个超网络模型。假定供应商为高排放型,是碳交易市场上的买家,制造商为低排放型,是卖家,探讨了超网络中各决策者达到均衡时企业的最优产品定价及产量决策。基于n维实数空间,对变分不等式目标函数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及最优解的充要条件给予了详细的证明。基于修正投影算法通过数值例子对模型进行求解,对比分析了有、无碳交易两种情况下供应链各参与方及系统的整体绩效,得出了一些管理学上的见解及对政府政策上的建议。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关键词】: 碳交易 供应链 超网络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712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资金资助
【分类号】:X196;F274;F224
【正文快照】: 1引言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被认为是导致全球变温的直接原因之一[1]。由于《京都议定书》中所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中含碳含量占一半以上,所以温室气体的排放一般也被称为“碳排放”。随着社会对此问题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正着手制定低碳、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建立碳交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恋;;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地区适应性研究——基于聚类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1年01期
2 许光;;碳税与碳交易在中国环境规制中的比较及运用[J];北方经济;2011年06期
3 于方;宋宝华;;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发展动态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2009年10期
4 黄蓓佳;杨海真;;中国碳减排承诺解读及碳交易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S2期
5 姚星期;温亚利;;热带雨林破坏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J];林业经济;2007年05期
6 白卫国;;碳交易的经济学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13期
7 张利飞;彭莹莹;;排污权交易机制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1年04期
8 丁丁;;开展国内自愿减排交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能源;2011年02期
9 郭慧东;;CDM项目运作的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电力;2006年11期
10 张彩平;肖序;;国际碳信息披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财务与金融;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静宇;孟静静;黄少鹏;;生物炭增汇减排作用及其发展前景展望[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丹;殷培红;韩兆兴;;怎样看待“碳交易”下的行业减排效果[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唐卫敏;;低碳经济与我们的生活[A];绿色制造与低碳经济——2010年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年会”暨机械工程科技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磊;;浅析碳税、碳交易与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吉宗玉;我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和路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2 肖志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立美;企业碳交易决策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2 王轩;欧美碳交易对我国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建设的启示[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张蕊娇;中国应对全球绿色碳博弈之破立有道[D];东华大学;2013年
4 张磊;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碳排放权交易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关晶晶;中国碳金融政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尚磊;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钱圆;EU ETS碳期货均值回归定价研究及实证[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8 时志雄;国际碳市场发展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朱志强;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对我国相关上市公司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李晓明;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碳交易的法律规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76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976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