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的回顾与思考.pdf 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本文关键词: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的回顾与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文档介绍: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的回顾与思考杨灿 ABSTRACT oursesoftheinnovationoftheChineseSystemofNa- paresthemaindifferencesbetweentheneweditionandtheoldone, analysessomeexistentproblems,andtriestopointoutthedirectionforfurtherimprovements. Thispaperstressesontheintegratingof“ountingsheet”and“ounts”and thechoiceof“ounts”.Thesestudiesaimtoprovidesomereferencesforthein- ounting.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帐户;模式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进程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模式向SNA(国民经济帐户体系)模式转变的历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举旨在革除旧核算体系的诸多弊端,主要包括:生产范围太窄,核算内容欠完整,核算方法过于简单,等等。其间,首先提出MPS 与SNA兼收并蓄的混合模式;此后,随着前苏联和东欧经互会的解体,有关国家的核算体制纷纷向SNA转辙,MPS名存实亡,我国也开始向SNA模式全面转轨。经过大约8 年的理论酝酿和探讨,我国的新核算体系方案数易其稿,至1991年末形成了一份极富创新意识的试行方案[1],1992年颁布并在全国推行。当时预计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新旧核算体制的全面转轨,这一目标已经基本达到。然而,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事实表明,新核算体系无论在方案设计上还是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若干新问题。早在1996年召开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与会者们就曾对我国国民核算体系改革的方略和步骤问题展开过热烈讨论,其热点论题之一是:从MPS 向SNA的转轨究竟是否应该“一步到位”? 这个问题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选择核算体系的目标模式是否应该一步到位?二是核算体系的方案设计是否应该一步到位?三是既有方案的具体实施是否应该一步到位?笔者当时认为:确立“目标模式”最好是一步到位, 这样可以方向明确,少走弯路。设计和制订“核算方案”可以一步到位,也可以逐步到位, 理由之一就是当时的“试行方案”本身还不是一个十分完善的一步到位的方案,而这又与我们的理论积累和实践探索程度有很大关系。至于方案的实施则应该逐步试点、不断摸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步到位。这些想法得到众多讨论者的赞同,其要点已被写入此后发表的会议纪要中[3]。时间又过去了五年,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进程仍然没有完结。首当其冲的问题不再是选择什么样的目标模式(MPS、 7 2001年第11期 No.11 2001 统计研究 StatisticalResearch SNA抑或两者的某种结合形式),而是怎样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核算方案。2001年5~6月间,来自国务院各部门、全国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们相继会聚北京,共同探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修改和完善问题。中国的经济和核算专家们仍在不懈地努力。二、我国现有核算方案存在的若干问题 1992年颁布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由“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和“经济循环帐户”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社会再生产核算表”的主体部分是国民经济五大核算“基本表”,此外,还有八张“补充表”,它们都采用平衡表形式进行核算;“经济循环帐户”则包括一套内容相对完整并采用复式记帐方法组织起来的帐户体系(见图1)。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基本表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资产负债表补充表人口平衡表劳动力平衡表自然资源表主要商品资源与使用平衡表企业部门产出表(V表) 企业部门投入表(U表) 财政信贷资金平衡表综合价格指数表经济循环帐户国民经济帐户(含经济总体帐户和国外交易帐户) 机构部门帐户产业部门帐户图11992年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结构世纪更迭之际,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又经过一次重大修订,形成了“2000 年版核算方案”[2],其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与上一个版本(1992年版)的核算方案相比较,其中最大的变化是: (1)删除了所有核算表中关于“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部门分类和产品分类, 彻底摒弃了MPS的传统生产观念和分类范畴,简化了核算结构;(2)删除了原来形同虚设的“产业部门帐户”,而将“企业部门产出表”和“企业部门投入表”加以改造,扩充为新的“供给表(V表)”和“使用表(U表)”,并直接纳入完整的投入产出表框架;(3)对社会再生产核算表中其余的六张“补充表”进行了清理、归并和简化,只剩下两张关于“自然资源实物量”、“人口资源和人力资本实物量”的附属表,更加突出了“基本核算表”与“国民经济帐户”两大部分的主导地位;(4)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手册》,将“国际投资头寸表”纳入体系,形成了流量与存量相互统一的对外经济核算框架;并将原来“国民经济(综合)帐户”中的“经济总体帐户”与“对外交易帐户”独立开来,将后者扩展为包括资产负债存量核算的“国外帐户”,理顺并统一规范了有关帐户的结构。分析表明,2000年版的核算方案整体上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其结构更趋科学、合理,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譬如: 新方案中没有设置必要的“货物和服务帐户(产品帐户)”,由此将导致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投资和进出口等项目的帐户记录是单式的(也即只是分别在收支帐户、资本帐户和国外经常帐户中出现一次),无法形成复式记帐规则所要求的完整的借贷对应关系,影响帐户体系的完整性和严谨性①。新方案中取消了原有的“非交易性质的积累帐户(调整帐户)”②,由此将导致资本和 8 统计研究①②在1992年版核算方案中曾经设置了“调整帐户”, 但它被归入“资产负债帐户”而不是“积累帐户”,并与“资产负债变动帐户”相并列,似有不妥。在1992年版核算方案中,“货物和服务帐户”的有关内容已被安排在“国内生产总值帐户”中(后者实际上是经济总体的“生产帐户”与“货物和服务帐户”合编的结果), 故不存在此类问题,只是使得经济总体生产帐户与机构部门生产帐户的内容结构显得不太整齐划一罢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核算表国内生产总值表国内生产总值总表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供给表(V表) 使用表(U表) 纯部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 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 国际收支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投资头寸表资产负债表国民经济帐户经济总体帐户机构部门帐户国外帐户①生产帐户收入分配及支出帐户资本帐户金融帐户期末资产负债帐户附属表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图22000年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结构金融两个积累帐户无法完整地反映资产、负债和净值的变动情况,也无法成为衔接期初与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必
1
内容来自转载请标明出处.本文关键词: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的回顾与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5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245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