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29 02:10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入,城市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和舒适生存环境。越来越多的农村务工人员转移到城镇,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同时城镇经济的发展,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产业聚集,为城镇经济增加了新的动力。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使得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萎靡,因此,合理推进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分析作为研究题目,首先从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济学理论出发,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此课题的主流研究文献,重点阐述了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传导机制;其次,结合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五个维度分析中国国情的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和传导因素,构建了含有7个潜变量、17个观测变量结构方程理论模型。利用我国2009-2013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城镇化水平通过传导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的结构方程模型。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水平主要通过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效应,其贡献度分别为41%、54%和5%,而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在城镇化的影响下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
【文章来源】: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基础
2.1 城镇化的内涵
2.2 城镇化背后的经济根源
2.2.1 人口流动理论
2.2.2 区位理论
2.3 城镇化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经典理论
2.3.1 新经济增长理论
2.3.2 非均衡增长理论
2.3.3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第3章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3.1 城镇化的聚集效应
3.2 经济增长要素
3.3 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第4章 世界城镇化发展历程
4.1 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
4.2 世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
4.3 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及困境
4.3.1 中国城镇化进程
4.3.2 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弊端
第5章 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路径分析
5.1 实证分析目标与思路
5.2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5.2.1 结构方程模型原理
5.2.2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过程
5.3 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结构方程模型设计
5.3.1 构建理论模型图
5.3.2 结构方程模型的形式
5.4 模型观测变量的定义与数据来源
5.4.1 模型观测变量定义
5.4.2 观测指标数据来源与处理
5.5 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效应模型的估计
5.5.1 城镇化水平对中间传导因素的模型估计
5.5.2 传导因素对经济增长模型的估计
5.5.3 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
5.6 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程度
5.7 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结论与局限
5.7.1 本文实证结论
5.7.2 本文局限性
第6章 政策建议
6.1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形成人力资本积累优势
6.2 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允许生产要素资源流动
6.3 调整投资结构,适度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6.4 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刺激居民消费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及效应分析[J]. 韩博,许海霞,王哲. 商业经济研究. 2015(08)
[2]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实现途径[J]. 郑鑫. 中国农村经济. 2014(06)
[3]湖北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1978—2011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 王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2(06)
[4]加快中小城市城镇化发展的思考——以福建宁德为例[J]. 刘峰.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2)
[5]城市化、财政扩张与经济增长[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张平,刘霞辉. 经济研究. 2011(11)
[6]我国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协整分析[J]. 刘爱英,姚丽芬,李庆辰.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4)
[7]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经济拉动作用分析[J]. 阳立高,廖进中. 经济问题探索. 2009(03)
[8]城市化影响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研究[J]. 马兴杰,陈通. 现代管理科学. 2009(02)
[9]城市化群落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来自长三角16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 吴福象,刘志彪. 经济研究. 2008(11)
[10]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J]. 李树坤. 统计与决策. 2008(16)
本文编号:3106693
【文章来源】: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基础
2.1 城镇化的内涵
2.2 城镇化背后的经济根源
2.2.1 人口流动理论
2.2.2 区位理论
2.3 城镇化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经典理论
2.3.1 新经济增长理论
2.3.2 非均衡增长理论
2.3.3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第3章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3.1 城镇化的聚集效应
3.2 经济增长要素
3.3 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第4章 世界城镇化发展历程
4.1 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
4.2 世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
4.3 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及困境
4.3.1 中国城镇化进程
4.3.2 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弊端
第5章 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路径分析
5.1 实证分析目标与思路
5.2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5.2.1 结构方程模型原理
5.2.2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过程
5.3 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结构方程模型设计
5.3.1 构建理论模型图
5.3.2 结构方程模型的形式
5.4 模型观测变量的定义与数据来源
5.4.1 模型观测变量定义
5.4.2 观测指标数据来源与处理
5.5 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效应模型的估计
5.5.1 城镇化水平对中间传导因素的模型估计
5.5.2 传导因素对经济增长模型的估计
5.5.3 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
5.6 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程度
5.7 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结论与局限
5.7.1 本文实证结论
5.7.2 本文局限性
第6章 政策建议
6.1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形成人力资本积累优势
6.2 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允许生产要素资源流动
6.3 调整投资结构,适度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6.4 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刺激居民消费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及效应分析[J]. 韩博,许海霞,王哲. 商业经济研究. 2015(08)
[2]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实现途径[J]. 郑鑫. 中国农村经济. 2014(06)
[3]湖北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1978—2011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 王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2(06)
[4]加快中小城市城镇化发展的思考——以福建宁德为例[J]. 刘峰.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2)
[5]城市化、财政扩张与经济增长[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张平,刘霞辉. 经济研究. 2011(11)
[6]我国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协整分析[J]. 刘爱英,姚丽芬,李庆辰.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4)
[7]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经济拉动作用分析[J]. 阳立高,廖进中. 经济问题探索. 2009(03)
[8]城市化影响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研究[J]. 马兴杰,陈通. 现代管理科学. 2009(02)
[9]城市化群落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来自长三角16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 吴福象,刘志彪. 经济研究. 2008(11)
[10]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J]. 李树坤. 统计与决策. 2008(16)
本文编号:3106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106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