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16:4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我国的经济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近年来,我国的第二、第三产业都有着持续而强劲的增长,唯独我国的农业却遇到了瓶颈。我国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逐步显现,制约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提出,无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通过研究得出了现代农业的相关概念,总结了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认真分析了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借鉴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交易费用的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专业化分工理论,对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发展进行了规范的经济学分析,从理论上揭示了农业市场化过程中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经济产生、发展的内在机理和约束因素。以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变迁过程为研究主线,对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发展、组织类型、运行状况、存在缺陷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西欧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的研究分析,得出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认真的剖析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实施中的困难。在此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为我...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基本状况
1.2.1 国内有关研究现状
1.2.2 国外有关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体思路、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3.1 主体思路和内容
1.3.2 创新点
1.4 主要的研究方法
2 现代农业与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
2.1 现代农业的概念及其界定
2.1.1 现代农业的概念
2.1.2 基本特征
2.1.3 主要类型
2.2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
2.2.1 合作社与合作经济组织
2.2.2 新型与传统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不同
2.3 现代农业发展中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2.4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学基础
2.4.1 新古典经济学及其古典分工理论
2.4.2 新制度经济学及其交易费用理论
3 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与发展
3.1 建国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3.1.1 国统区的农业合作社产生与发展
3.1.2 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3.2 建国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变化
3.2.1 建国前期农业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
3.2.2 大跃进以后的人民公社运动
3.3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3.3.1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背景
3.3.2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出现的几种形式
4 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
4.1 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模式
4.1.1 市场推动模式
4.1.2 政府推动模式
4.2 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功经验
4.2.1 美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4.2.2 日本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4.2.3 西欧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5 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几种发展模式
5.1 云南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
5.1.1 云南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
5.1.2 云南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
5.1.3 云南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
5.2 山东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
5.2.1 山东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
5.2.2 山东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
5.2.3 山东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
5.3 宁夏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
5.3.1 宁夏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
5.3.2 宁夏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
5.3.3 宁夏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
6 新型土地合作组织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地位
6.1 新型土地合作组织概述
6.1.1 新型土地合作组织的提出
6.1.2 国外类似的土地储备机构
6.1.3 建立新型土地合作组织的必要性
6.2 我国建立新型土地合作组织的条件分析
6.2.1 建立新型土地合作组织的环境
6.2.2 建立新型土地合作组织的探索
7 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及存在问题分析
7.1 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
7.1.1 公司+农户组织模式
7.1.2 社区合作模式
7.1.3 农民专业合作模式
7.2 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分析
7.2.1 外部环境问题
7.2.2 内部制约因素
8 发展和完善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议
8.1 拓展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途径
8.1.1 开展各种经营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8.1.2 开展和创新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
8.1.3 加强内部管理增强对社员的凝聚力
8.2 正确定位政府在发展新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中的职能
8.2.1 制定促进新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优惠政策
8.2.2 完善对新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立法
8.3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培养现代农民
8.3.1 针对不同对象确定教育培训内容
8.3.2 运用各种方法开展合作社教育与培训
8.4 建立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J]. 王海军,王征兵,郑红梅. 陕西农业科学. 2006(05)
[2]中国农村复兴之路[J]. 本刊编辑部,余细香,唐德龙. 中国社会导刊. 2006(13)
[3]依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J]. 张庆亮. 财贸研究. 2006(02)
[4]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几点建议[J]. 杨兴德,何强民. 粮食问题研究. 2006(02)
[5]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若干问题研究[J]. 黄卫红. 甘肃农业. 2006(03)
[6]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和谐农村的构建[J]. 冯道杰,罗月领. 经济与管理. 2006(03)
[7]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 罗夫永.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8]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研究——区域综合模式的理性分析[J]. 刘宇翔,王征兵,王珺. 农村经济. 2006(02)
[9]从国际经验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立法[J]. 龚诚,任大鹏. 农村经济. 2006(02)
[10]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研究综述[J]. 吴晓东,丁曜. 特区经济. 2006(02)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D]. 赵继新.中国农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研究[D]. 尤庆国.中国农业大学 2005
[2]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D]. 詹伟华.昆明理工大学 2005
[3]中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问题研究[D]. 张秀娟.山东农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35656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基本状况
1.2.1 国内有关研究现状
1.2.2 国外有关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体思路、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3.1 主体思路和内容
1.3.2 创新点
1.4 主要的研究方法
2 现代农业与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
2.1 现代农业的概念及其界定
2.1.1 现代农业的概念
2.1.2 基本特征
2.1.3 主要类型
2.2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
2.2.1 合作社与合作经济组织
2.2.2 新型与传统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不同
2.3 现代农业发展中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2.4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学基础
2.4.1 新古典经济学及其古典分工理论
2.4.2 新制度经济学及其交易费用理论
3 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与发展
3.1 建国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3.1.1 国统区的农业合作社产生与发展
3.1.2 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3.2 建国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变化
3.2.1 建国前期农业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
3.2.2 大跃进以后的人民公社运动
3.3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3.3.1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背景
3.3.2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出现的几种形式
4 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
4.1 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模式
4.1.1 市场推动模式
4.1.2 政府推动模式
4.2 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功经验
4.2.1 美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4.2.2 日本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4.2.3 西欧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5 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几种发展模式
5.1 云南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
5.1.1 云南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
5.1.2 云南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
5.1.3 云南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
5.2 山东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
5.2.1 山东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
5.2.2 山东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
5.2.3 山东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
5.3 宁夏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
5.3.1 宁夏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
5.3.2 宁夏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
5.3.3 宁夏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
6 新型土地合作组织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地位
6.1 新型土地合作组织概述
6.1.1 新型土地合作组织的提出
6.1.2 国外类似的土地储备机构
6.1.3 建立新型土地合作组织的必要性
6.2 我国建立新型土地合作组织的条件分析
6.2.1 建立新型土地合作组织的环境
6.2.2 建立新型土地合作组织的探索
7 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及存在问题分析
7.1 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
7.1.1 公司+农户组织模式
7.1.2 社区合作模式
7.1.3 农民专业合作模式
7.2 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分析
7.2.1 外部环境问题
7.2.2 内部制约因素
8 发展和完善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议
8.1 拓展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途径
8.1.1 开展各种经营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8.1.2 开展和创新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
8.1.3 加强内部管理增强对社员的凝聚力
8.2 正确定位政府在发展新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中的职能
8.2.1 制定促进新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优惠政策
8.2.2 完善对新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立法
8.3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培养现代农民
8.3.1 针对不同对象确定教育培训内容
8.3.2 运用各种方法开展合作社教育与培训
8.4 建立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J]. 王海军,王征兵,郑红梅. 陕西农业科学. 2006(05)
[2]中国农村复兴之路[J]. 本刊编辑部,余细香,唐德龙. 中国社会导刊. 2006(13)
[3]依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J]. 张庆亮. 财贸研究. 2006(02)
[4]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几点建议[J]. 杨兴德,何强民. 粮食问题研究. 2006(02)
[5]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若干问题研究[J]. 黄卫红. 甘肃农业. 2006(03)
[6]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和谐农村的构建[J]. 冯道杰,罗月领. 经济与管理. 2006(03)
[7]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 罗夫永.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8]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研究——区域综合模式的理性分析[J]. 刘宇翔,王征兵,王珺. 农村经济. 2006(02)
[9]从国际经验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立法[J]. 龚诚,任大鹏. 农村经济. 2006(02)
[10]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研究综述[J]. 吴晓东,丁曜. 特区经济. 2006(02)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D]. 赵继新.中国农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研究[D]. 尤庆国.中国农业大学 2005
[2]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D]. 詹伟华.昆明理工大学 2005
[3]中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问题研究[D]. 张秀娟.山东农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35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135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