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经济后果

发布时间:2021-04-16 22:38
  在会计准则制定和运行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不同的会计准则下生成的会计信息不同,从而会影响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分享与社会资源的配置。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不仅仅是个技术过程,更多的是一种政治程序或者政治博弈过程,会引起各利益集团的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会计准则既要遵循会计本身的基本原则、保持会计准则的技术特征,又要考虑由此而产生的经济后果,也即各利益集团会对此产生的反应。最终实行的会计准则,可能是经济技术规范和相关利益团体之间的平衡结果。研究会计准则产生的经济后果,能够推动关于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发展,对我国来说,能够起到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建设与监管的作用。经济后果是指会计信息或特定会计事项对不同人士和团体的影响,根据“代理人”理论,企业是不同人士或团体之间契约关系的集合。由于不同团体或人士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必须利用会计作为监管各种契约关系履行的手段。因此,会计数据的效用不仅表现为影响资本市场股票价值及收益的变动,而且会影响不同利益团体和人士的行为。或者说,不同利益团体将选择或争取特定会计方法程序,借以达成自身效用最大化。因此,对会计程序、方法的应用可以通过不同团体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偏好来加以...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背景
    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1.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理论
    1.1 国内外关于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研究文献回顾
        1.1.1 国外部分
        1.1.2 国内部分
    1.2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产生的原因
        1.2.1 市场因素
        1.2.2 契约因素
        1.2.3 政治成本假说
    1.3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产生过程
    1.4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表现
        1.4.1 宏观层面的经济后果
        1.4.2 微观层面的经济后果
    1.5 利益相关方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不同认识
2. 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
    2.1 资产及资产减值的要义分析
        2.1.1 资产的定义
        2.1.2 资产减值要义
        2.1.3 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
    2.2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发展演进
        2.2.1 起步阶段
        2.2.2 要求披露阶段
        2.2.3 发展完善阶段
    2.3 以经济后果观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动机
        2.3.1 基于未来经营业绩预期合理化的动机
        2.3.2 操纵会计盈余的动机
3. 我国新旧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对比
    3.1 原有的资产减值准则具有的缺陷
        3.1.1 确认和计量难度较大
        3.1.2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低
        3.1.3 企业容易操纵利润
        3.1.4 执行效果不理想
    3.2 新资产减值准则的特点
        3.2.1 进一步确定资产减值的范围
        3.2.2 明确了计提时间和判断依据
        3.2.3 明确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算方法
        3.2.4 提出资产组的概念
        3.2.5 压缩了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
        3.2.6 商誉减值的处理
        3.2.7 减值信息披露更加充分
4.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经济后果
    4.1 新准则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利润的影响
    4.2 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在微观层面的经济后果
        4.2.1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可能对上市公司产生的影响
        4.2.2 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
        4.2.3 对管理层控制的影响
    4.3 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在宏观层面的经济后果
        4.3.1 对所得税政策的影响
        4.3.2 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结尾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本文编号:3142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142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8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