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视角下城市体系与多中心经济绩效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4 15:13
城市体系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城市与城市体系的产生活动离不开专业化和多样性分工,同时分工对空间结构的塑造导致了空间上集聚中心的出现。·一直以来城市经济学家围绕多中心和单中心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展开了众多研究,本文结合中心形成的理论梳理、微观机制推演、模型推导以及实证检验,分析了包括空间结构在内的多个要素对经济绩效的影响,证明了多中心对经济绩效的正向作用。第1章绪论,阐述了文章的研究意义,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第2章理论回顾和研究综述,梳理了城市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包括城市和城市体系的形成与演化,分层组织结构模型下的劳动分工,经济增长以及经典城市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层级结构模型下空间活动的同构性,得出多中心的产生源于城市分工深化的假说。第3章在分层组织结构模型的框架下,结合D-S函数,证明了在隐含分工可以提供规模经济和多样化产品的假设条件中,城市分工水平提升会带来城市绩效的提高,而绩效提高的来源之一就是多中心带来的本地化的集聚经济以及城市化的贸易市场,证明了多中心结构确实有利于提高经济绩效。第4章通过实证分析发现:1.多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速和β收敛速度都高于单中心城市;2.空间结构对产业结构与经...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城市体系
1.2.2 分层结构
1.2.3 多中心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4 研究创新
1.4.1 研究思路创新
1.4.2 研究方法创新
第二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回顾
2.1 理论基础
2.1.1 城市与城市体系的形成
2.1.2 劳动分工与分层结构模型
2.1.3 经济增长与β收敛
2.1.4 “中心—外围”理论与市场潜能
2.2 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2.3 本文理论研究假说
第三章 分工水平与城市效用的理论模型
第四章 实证研究
4.1 基础数据整理
4.2 单中心与多中心城市的β收敛
4.3 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
4.4 城市经济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经济绩效的空间自相关性
4.4.2 城市经济绩效的模型设定
4.5 模型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启示与不足
5.1 本文结论与启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185869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城市体系
1.2.2 分层结构
1.2.3 多中心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4 研究创新
1.4.1 研究思路创新
1.4.2 研究方法创新
第二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回顾
2.1 理论基础
2.1.1 城市与城市体系的形成
2.1.2 劳动分工与分层结构模型
2.1.3 经济增长与β收敛
2.1.4 “中心—外围”理论与市场潜能
2.2 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2.3 本文理论研究假说
第三章 分工水平与城市效用的理论模型
第四章 实证研究
4.1 基础数据整理
4.2 单中心与多中心城市的β收敛
4.3 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
4.4 城市经济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经济绩效的空间自相关性
4.4.2 城市经济绩效的模型设定
4.5 模型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启示与不足
5.1 本文结论与启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185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185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