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优化党内政治环境的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05-20 03:08
  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结束时,俄共(布)党内面临恶化的危险,这表现为:国内小资产阶级人数居多,由于其自身的两面性使其成为动摇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最危险的敌人;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后,国外反动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渗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俄共(布)党内的纯洁性;众多政治派别的争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党内政治环境的团结和思想统一;列宁领导的俄共(布)作为社会主义史上第一个执政党,自身也存在着执政经验不足,政治素养欠缺等问题。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提下,根据党内政治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适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党内政治环境的具体举措: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和文化教育,提升党员思想政治素养、科学文化素质与管理能力;加强党组织的民主集中制建设,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进行国家机关的改组重建,消除官僚主义。除此之外,通过反对派别活动,清洗非共产主义分子出党,进一步纯洁了党的队伍,改善了战争之后恶化的政治环境,推动了布尔什维克党自身建设的加强和政治成熟性的提升,对苏维埃政权建设取得阶段性建设成就具有重大作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不断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优化党...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一)选题理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内战争结束后俄共(布)政治环境面临的挑战
    一、党内派别活动严重对党中央权威的威胁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消极影响
        (一)政治派别林立,党内斗争不断
        (二)小资产阶级政党动摇苏维埃政权和布尔什维克党
        (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消极影响
    二、官僚主义在苏维埃机关和党的机关逐渐复活
        (一)官僚机构庞大、办事拖拉现象层出不穷
        (二)部分身居要职的共产党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三、一部分“狂妄自大”的党员给党的经济工作带来巨大损失
        (一)狂妄自大的共产党员不解决实际问题,只知发号施令
        (二)妄自尊大的党员不会做、不愿做、不学习做经济工作
第二章 列宁对党内政治环境恶化原因的理论思考
    一、小资产阶级思想对党的影响
        (一)小资产阶级政治立场动摇
        (二)小资产阶级反对纪律和权威与无产阶级的组织性不相容
    二、国外反动势力对苏俄的政治渗透
        (一)协约国武装干涉苏俄企图摧毁无产阶级政权
        (二)国内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渗透
    三、旧政权行政习惯和作风的迁延性影响
        (一)旧政权的国家机构在苏维埃党和国家机关中沿用
        (二)领导干部队伍中旧管理者将官僚主义习气带进党政机关
    四、俄国无产阶级政治成熟性有待提高
        (一)布尔什维克党身份和地位变化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一部分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滋生骄靡奢侈享乐之风
        (三)布尔什维克党没有形成系统的政党建设理论武装自己
第三章 列宁关于优化党内政治环境的实践措施
    一、通过宣传、教育和学习,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
        (一)在全党范围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宣传和学习
        (二)号召全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国家管理知识
    二、进行机关改革腐败惩治,消除官僚主义
        (一)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
        (二)明确国家机关内部工作原则
    三、反对派别活动,维护党组织的团结和统一
        (一)解散一切按某种纲领组成的派别,取缔一切派别活动
        (二)健全民主集中制,防止分裂
    四、加强党的监察委员会建设,增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一)改组国家监察机关
        (二)实行广泛工农民主监督
    五、展开清党,纯洁党的队伍
        (一)清党过程中要坚持群众路线
        (二)清党和批评教育相协调,保留“真”党员
        (三)清党和扩大党的队伍相结合,增强党组织生命力
第四章 列宁优化党内政治环境理论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一、列宁关于优化党内政治环境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对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辩证发展
        (二)奠定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二、为我国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历史借鉴
        (一)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
        (二)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三)注重党风廉政建设,对干部严格监察
        (四)深化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196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196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a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