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网红图书”出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2 00:35
  在社交媒体深入布局,新经济形态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活跃在社交平台上的网红不断为自己赋权,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不再是负面指向的代名词。出于网红经济产业链不断延伸的需要,在粉丝的支持和鼓励下,网红尝试与出版社合作出书,实现从网红到作者的转变。传统出版中的出版社、作者、读者的关系在网红出书现象中皆有所改变。本文以网红、粉丝和“网红图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借用罗伯特·达恩顿的书籍循环模型描绘“网红图书”出版中文本生产和流通的情况。立足“网红图书”出版现象,明确网红的范围和概念,梳理“网红图书”的发展历程和规模种类。在此基础上,从文化消费的角度阐释“网红图书”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肯定“网红图书”的文化传播意义。最后,基于“网红图书”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优化策略,旨在希望“网红图书”能够长久发展,对粉丝和其他读者发挥更多的社会效益。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网络调查法。案例分析法集中运用于具有代表性的网红及其图书上,多次提到了《愿无岁月可回头》《海错图笔记》《进击的智人》等优质图书。首先,作者回顾了与“网红图书”有关的文献,对网红、“网红图书”两个概念进行界定。网红产生...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交媒体的深入布局
        1.1.2 新经济形态的发展
        1.1.3 网红进军图书市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名人图书研究
        1.3.2 网红与网红经济研究
        1.3.3 网红的出版活动研究
    1.4 研究基础
        1.4.1 研究理论
        1.4.2 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特色
2 “网红图书”出版概况
    2.1 “网红图书”的兴起原因
        2.1.1 平台助力——社交媒体重构网络传播中心
        2.1.2 商业驱动——资本运作推进网红IP开发
        2.1.3 文化打造——政策环境约束网红规范发展
    2.2 “网红图书”的发展分期
        2.2.1 初探期(2012-2015)
        2.2.2 成长期(2016-2017)
        2.2.3 沉淀期(2018-至今)
    2.3 “网红图书”的规模种类
        2.3.1 “网红图书”的题材种类
        2.3.2 “网红图书”的内容分类
3 “网红图书”的文本生产与流通
    3.1 网红的内容生产
        3.1.1 线上发布——赋权自身达到出版门槛
        3.1.2 线下创作——实现向作者身份的转变
    3.2 出版社的文本再生产
        3.2.1 内容的重新编排
        3.2.2 载体的变换更迭
    3.3 粉丝的文化消费
        3.3.1 消费载体
        3.3.2 消费内容
        3.3.3 消费符号
    3.4 社交平台参与出版流程
        3.4.1 前期——社交平台提供出版资源
        3.4.2 中期——社交平台宣传“网红图书”
        3.4.3 后期——社交平台汇集反馈信息
4 “网红图书”的意义与价值
    4.1 “网红图书”的文化意义
        4.1.1 “网红图书”生产中的文化转移效应
        4.1.2 “网红图书”消费中的文化放大效应
    4.2 “网红图书”的价值体现
        4.2.1 对网红的价值——提升文化形象
        4.2.2 对粉丝的价值——满足阅读期待
        4.2.3 对出版社的价值——低成本与高收益
        4.2.4 对社交平台的价值——扩充平台内部图书销售渠道
5 “网红图书”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5.1 “网红图书”存在的问题
        5.1.1 图书同质化严重
        5.1.2 编辑能动性不足
        5.1.3 社会效益有待提高
    5.2 “网红图书”的优化策略
        5.2.1 “网红图书”的选题策略
        5.2.2 “网红图书”的印制策略
        5.2.3 “网红图书”的营销策略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200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200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a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