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的湖南对外开放经济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5 17:56
  在全球化、信息化经济时代,由于资源配置打破了一直以来的地域限制进入到世界范围内的要素整合阶段,所以由具备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呈现出日趋深化的特征,成为包含着不同产业之间、同一产业不同产品之间和同一产品内不同工序不同增值环节之间等多个层次的分工体系,这种新型国际分工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产业内分工逐渐代替产业间分工,水平分工逐渐取代垂直分工,最终形成一个多层次、多端点和网络化的终极分工体系。在这种分工格局之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一方面要失去原始比较优势产业,另一方面也有重新建立竞争优势产业的机遇。新国际分工理论为建立竞争优势提供了理论支撑,它们抛弃了传统比较优势分工原则而以内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特别是技术核心优势作为分工的依据。新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分别对专业化经济和规模经济这两种内生化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竞争优势理论、干中学理论和“蛙跳”理论分别对竞争优势内涵,技术扩散效应以及后发国家通过技术引进实现“蛙跳”进行分析,来引导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和建立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则对日益普遍的跨国公司内贸易现象进行解释,把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放在同等地位,以引起发展中国...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序论
    1.1 文献综述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创新之处
2. 新国际分工理论与对外开放理论
    2.1 新国际分工理论的形成
    2.2 对外开放理论
        2.2.1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2.2 发展中国家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
    2.3 衡量经济开放程度的指标——经济开放度
3.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型国际分工格局
    3.1 经济全球化打破传统国际分工安排
    3.2 新型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与特点
        3.2.1 新型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机理
        3.2.2 新型国际分工格局的特点
    3.3 国际分工格局的发展趋势
        3.3.1 国际分工安排的发展趋势
        3.3.2 参与国际分工战略安排的发展趋势
4. 湖南开放经济的实证分析
    4.1 湖南开放经济现状分析
        4.1.1 进出口贸易现状
        4.1.2 利用外商投资现状
        4.1.3 内联引资现状
        4.1.4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现状
        4.1.5 对外投资现状
    4.2 湖南与中部地区及全国的经济开放水平比较分析
        4.2.1 在经济开放度综合水平方面的比较
        4.2.2 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比较
        4.2.3 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的比较
        4.2.4 在对外投资方面的比较
    4.3 湖南开放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5. 湖南开放经济的反梯度战略安排
    5.1 开放经济的反梯度战略构思和重点
    5.2 开放经济的反梯度战略实施步骤
        5.2.1 选定优势产业,作为反梯度开放战略的具体实施对象
        5.2.2 选择性的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战略优势产业的开放度和集聚度
        5.2.3 积极开展对外投资,主动开拓外部市场延长战略优势产业的外部链条
    5.3 与反梯度战略相关的政策措施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国际分工的反梯度推移演进均衡[J]. 刘茂松,许鸿文.  中国工业经济. 2006(02)
[2]论中部崛起战略[J]. 刘茂松.  湖南社会科学. 2006(01)
[3]中国跨国公司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J]. 章玉贵.  商业时代. 2005(30)
[4]网络经济下国际分工的演化及其经济机理研究[J]. 韩耀,曹杰,庄尚文.  国际贸易问题. 2005(10)
[5]从长周期的发展看国际分工的重组和变化——对美国最近一次经济衰退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新思考[J]. 齐俊妍,陈漓高.  世界经济研究. 2004(12)
[6]杨小凯新兴古典经济学述评[J]. 包学松.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4(05)
[7]湖南经济外向度的测量与思考[J]. 龚曙明.  湖南社会科学. 2004(05)
[8]湖南经济开放度的空间差异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J]. 陈湘满.  当代财经. 2004(03)
[9]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J]. 邱立成,于李娜.  南开经济研究. 2003(04)
[10]传统与超越:从比较优势理论到后发优势理论[J]. 侯高岚.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2(S1)



本文编号:3212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212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e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