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集聚的演变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29 01:29
  制造业的地理分布作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配置的结果,产业在某一个地区的高度集中或者集聚,是市场化条件下产业地理布局变化的必然现象。由于产业集聚效应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示地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大都市的集聚效应更加是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主题。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集聚效应比中国的其他区域更为显著,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经济在以上海为首的城市圈蓬勃发展。但在上世纪末以来,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上海的集聚领先地位受到挑战。本文针对上世纪末以来长三角地区集聚经济的转变来作为入手点,以期了解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轨迹和产业调整的影响因素。论文首先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做了一个文献综述,为论文研究框架的设计和研究方法的选择做了理论上的准备。其次检验了长三角的集聚效应,通过计算技术行业集中度和EG指数,总的来说集聚程度是不断增强的,并分析发现长三角集聚水平较高且十年间产业发生了转移,这和上海产业结构优势推动有关,且大部分转移到原本经济就发展较好的杭州、苏州、南京等地。接下来分析三位数的典型行业,初步了解了产业转移的产业特点:本身的要素禀赋,政府处于自利目的的政策...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集聚的演变分析


1998一2007年八大地区产业平均集中率演梦

集中率,学术界,产业结构,层面


外围”特征。东部沿海的江苏,浙江,上海三个省市,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心—上海,它的制造业集聚是否在近年来一直处于上升的通道并领导着整个区域的制造业水平上升,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中心?图2通过计算长三角3个省市的10年间产业平均集中率水平值,得出10年间3个省市的产业平均集中率变化轨迹,10年期间,江苏的产业平均集中率一直处于最高水平,同时浙江和江苏产业平均集中率急剧上升伴随着上海产业平均集中率的下降,是不是可以认为制造业集聚己经发生逆转?000·1400下-一一晌—二二声不砚二二二赞 赞。。.1200卞奋洋叫汗护~一一一一一 -~~~。。.1000卞蠢端藻篡襄犷一、压户下心-.曰F下落一 一。。.0800{落硒产卿瓢准蕊募蘸石厂钾一一~江苏 苏 000.0600月一一,飘一~心七一 一 }}}溉~。,、 、。。·。400廿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上 海海。。.0200卞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 000.0000十一一一,一一一了一一一丫一一—月一一了—!!! 11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77图 2:1998一2007年长三角地区产业省级层面平均集中率演变学术界对于长三角问题一直较为关注

集中率,产业集中,工业产值,年鉴


图3:1998一2007年长三角地区前7个产业集中较高的地级市产业平均集中率演变表1是2008和2009年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统计年鉴工业产值变化三地差异,试图补充图3从而给出一个宏观的发展框架。从表1中大致可以看出,一些我们认为较发达的地区—杭州、南京、上海各区所占的比例随着其它一些地区工业产值比例的上升正逐渐下降。表 1:2008/2009年长江三角洲各城市工业产值比例变化 2222200888200999杭杭州市 市 7.23%%%6.86%%%宁宁波市 市 6.62%%%6.04%%%嘉嘉兴市 市 2.98%%%2.82%%%湖湖州市 市 1.66%%%1.61%%%绍绍兴市 市 4.19%%%4.03%%%舟舟山市 市 0.52%%%0.58%%%温温州市 市 2.82%%%2.67%%%金金华市 市 2.00%%%1.95%%%街街州市 市 0.60%%%0.61%%%台台州市 市 2.37%%%2.10%%%丽丽水市 市 0.61%%%0.63%%%浦浦东新区③③ 4.88%%%5.10%%%黄黄浦区 区 0.07%%%0.07%%%卢卢湾区 区 0.05%%%0.05%%%徐徐汇区 区 0.42%%%0.37%%%长长宁区 区 0.07%%%0.06%%%静静安区 区 0.02%%%0.01%%%普普陀区


本文编号:3255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255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f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