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难殷忧新国运”:《当代评论》与其抗战建国之主张
发布时间:2021-07-29 14:56
在抗战时期内,民族危机空前,整体国运的走向与每个个体的发展紧密的联结起来,流落后方的知识分子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读书治学,而以新式报刊为媒介,深入社会,积极关注或主动参与时事。既在动荡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又表达出对于抗战的关注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其中作为知识分子中主要构成的大学教授群体便当仁不让的成为了主要力量。《当代评论》作者多集中于西南联大及后方其他高校、科研机构,与联大区党、团部有着一定的关联。由于《当代评论》的发行正处于抗战中后期,在其出版的文章中,既关注战争当下的时局,又留心于战后建国的设计。在其有关抗战的主张中,对国际战局,呼吁加紧团结、积极援助,通过寻求美英苏等国的支援,支持中国的抗战;对国内经济,建议采取适当的收缩与限制,来处理物价剧烈波动的关键问题;对国内教育,主张要尽量减少战争给教育带来的影响,保持学术与政治二者间相对独立。在其有关建国的主张中,对战后国际秩序重建,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成立稳固的国际组织,妥善处理战败国问题;对国内政治发展,以民主与安全为方向,培植健全的法治基础作为施行宪政的前提;对经济建设,使用“有计划的干涉主义”,合理选择区位与资本,迅速实现工...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前史回顾
三、研究方案
第一章 《当代评论》——战火中的教授论坛
第一节 《当代评论》诞生之际的时局背景
一、抗战四周年下的前线与后方
二、自由之西南:龙云与其统治下的云南
第二节 曲折历程:《当代评论》的创办与发展
一、继承与改变:《当代评论》与《今日评论》的联系
二、《当代评论》的发行与困境
第三节 学术与政治:《当代评论》作者群体分析
一、留学欧美、任教联大的专业教授
二、联大区党、团部与《当代评论》关系探究
第二章 “世界战争时期”: 《当代评论》与其抗战主张
第一节 国际局势:“加紧团结,积极援助”
一、新战场的开辟与反侵略阵线的形成
二、对华援助与近代外交的新纪元
第二节 战时经济:“关系国运之重大枢纽”
一、“我们对当前物价问题的意见”
二、战争中的工业与农业
第三节 、战时教育:“建立现代国家不可少之条件”
一、学与用:教育方针与青年志趣之选择
二、存与废:师资训练与师范学院前途之讨论
第三章 “战后世界与战后中国”: 《当代评论》与其建国主张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主题
一、“大国政治”与战后国际关系
二、兼顾理性与现实:对待战败国态度
第二节 民主与安全:战后国家政治的发展方向
一、培植法治:战后实施宪政之前提
二、东西南北:战后国都位置之选择
第三节 现代国家与工业化:战后国家经济建设讨论
一、“有计划的干涉主义”:适于战后的经济制度
二、工业化:战后经济建设的首要工作
第四章 不同语境下的“抗战建国”——与《中央周刊》之比较
第一节 由“建国”到“抗战建国”的理论发展
一、“总理遗教”:孙中山建国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二、“总裁言论”:蒋介石与其“抗战建国”说
第二节 《当代评论》与《中央周刊》抗战建国主张之同
一、“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一致的情感认同
二、“一面抗战,一面建国”:一致的实现步骤
第三节 《当代评论》与《中央周刊》抗战建国主张之异
一、经济建设与精神动员:不同的实施重点
二、学术氛围与党性色彩:不同的身份和目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当代评论》目录
附录二: 《当代评论》作者群简况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战与建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研究[J]. 汪朝光. 抗日战争研究. 2015(03)
[2]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政权——1937-1945年民国政治史研究述评[J]. 罗敏.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5(02)
[3]新经济[J]. 新经济. 2014(15)
[4]陆地中国还是海洋中国?——民国时期第四次建都论战中的东西之争及其内涵[J]. 彭南生,邵彦涛. 人文杂志. 2014(02)
[5]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教授薪俸及其生活状况考察——以国立西南联大为中心[J]. 陈育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3(05)
[6]近代国家建设之路——孙中山建国思想的历史解读[J]. 欧阳哲生. 河北学刊. 2012(02)
[7]抗战时期的自由主义:以王赣愚为中心[J]. 水羽信男. 学术研究. 2010(03)
[8]抗战时期经济思潮的演进——从计划经济、统制经济的兴盛到对自由经济的回归[J]. 阎书钦.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9]伍启元的经济思想[J]. 叶世昌,丁孝智.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9(03)
[10]外资外贸与中国工业化——抗战后期国统区知识界关于战后建设问题的讨论[J]. 阎书钦. 近代史研究. 2008(03)
博士论文
[1]民族危机下的中国宪政运动[D]. 禹江.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时与文》知识分子群体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及历史选择[D]. 夏学花.复旦大学 2013
[3]民国《财政评论》(1939-1948)研究[D]. 郭小兵.武汉大学 2012
[4]“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与时代》月刊(1941—1948)研究[D]. 何方昱.复旦大学 2006
[5]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 王人博.中国政法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西南联大《今日评论》研究[D]. 张阳.云南师范大学 2014
[2]王赣愚政治思想研究[D]. 陈增礼.云南大学 2013
[3]《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D]. 王园园.西南大学 2013
[4]抗战时期重庆《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副刊上的文艺论争[D]. 敦枫.重庆大学 2012
[5]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大公报》舆论宣传研究[D]. 曹炎.湖南师范大学 2011
[6]抗战时期《中央日报》的新闻宣传研究[D]. 黎宁.湖南师范大学 2009
[7]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益世报》罗隆基抗日言论述评[D]. 杨东伶.天津师范大学 2007
[8]西南联大知识分子共同体研究[D]. 储德天.上海师范大学 2005
[9]《文聚》研究[D]. 黄菊.西南师范大学 2005
[10]西南联大知识分子心态研究[D]. 臧明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09537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前史回顾
三、研究方案
第一章 《当代评论》——战火中的教授论坛
第一节 《当代评论》诞生之际的时局背景
一、抗战四周年下的前线与后方
二、自由之西南:龙云与其统治下的云南
第二节 曲折历程:《当代评论》的创办与发展
一、继承与改变:《当代评论》与《今日评论》的联系
二、《当代评论》的发行与困境
第三节 学术与政治:《当代评论》作者群体分析
一、留学欧美、任教联大的专业教授
二、联大区党、团部与《当代评论》关系探究
第二章 “世界战争时期”: 《当代评论》与其抗战主张
第一节 国际局势:“加紧团结,积极援助”
一、新战场的开辟与反侵略阵线的形成
二、对华援助与近代外交的新纪元
第二节 战时经济:“关系国运之重大枢纽”
一、“我们对当前物价问题的意见”
二、战争中的工业与农业
第三节 、战时教育:“建立现代国家不可少之条件”
一、学与用:教育方针与青年志趣之选择
二、存与废:师资训练与师范学院前途之讨论
第三章 “战后世界与战后中国”: 《当代评论》与其建国主张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主题
一、“大国政治”与战后国际关系
二、兼顾理性与现实:对待战败国态度
第二节 民主与安全:战后国家政治的发展方向
一、培植法治:战后实施宪政之前提
二、东西南北:战后国都位置之选择
第三节 现代国家与工业化:战后国家经济建设讨论
一、“有计划的干涉主义”:适于战后的经济制度
二、工业化:战后经济建设的首要工作
第四章 不同语境下的“抗战建国”——与《中央周刊》之比较
第一节 由“建国”到“抗战建国”的理论发展
一、“总理遗教”:孙中山建国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二、“总裁言论”:蒋介石与其“抗战建国”说
第二节 《当代评论》与《中央周刊》抗战建国主张之同
一、“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一致的情感认同
二、“一面抗战,一面建国”:一致的实现步骤
第三节 《当代评论》与《中央周刊》抗战建国主张之异
一、经济建设与精神动员:不同的实施重点
二、学术氛围与党性色彩:不同的身份和目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当代评论》目录
附录二: 《当代评论》作者群简况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战与建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研究[J]. 汪朝光. 抗日战争研究. 2015(03)
[2]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政权——1937-1945年民国政治史研究述评[J]. 罗敏.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5(02)
[3]新经济[J]. 新经济. 2014(15)
[4]陆地中国还是海洋中国?——民国时期第四次建都论战中的东西之争及其内涵[J]. 彭南生,邵彦涛. 人文杂志. 2014(02)
[5]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教授薪俸及其生活状况考察——以国立西南联大为中心[J]. 陈育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3(05)
[6]近代国家建设之路——孙中山建国思想的历史解读[J]. 欧阳哲生. 河北学刊. 2012(02)
[7]抗战时期的自由主义:以王赣愚为中心[J]. 水羽信男. 学术研究. 2010(03)
[8]抗战时期经济思潮的演进——从计划经济、统制经济的兴盛到对自由经济的回归[J]. 阎书钦.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9]伍启元的经济思想[J]. 叶世昌,丁孝智.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9(03)
[10]外资外贸与中国工业化——抗战后期国统区知识界关于战后建设问题的讨论[J]. 阎书钦. 近代史研究. 2008(03)
博士论文
[1]民族危机下的中国宪政运动[D]. 禹江.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时与文》知识分子群体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及历史选择[D]. 夏学花.复旦大学 2013
[3]民国《财政评论》(1939-1948)研究[D]. 郭小兵.武汉大学 2012
[4]“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与时代》月刊(1941—1948)研究[D]. 何方昱.复旦大学 2006
[5]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 王人博.中国政法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西南联大《今日评论》研究[D]. 张阳.云南师范大学 2014
[2]王赣愚政治思想研究[D]. 陈增礼.云南大学 2013
[3]《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D]. 王园园.西南大学 2013
[4]抗战时期重庆《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副刊上的文艺论争[D]. 敦枫.重庆大学 2012
[5]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大公报》舆论宣传研究[D]. 曹炎.湖南师范大学 2011
[6]抗战时期《中央日报》的新闻宣传研究[D]. 黎宁.湖南师范大学 2009
[7]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益世报》罗隆基抗日言论述评[D]. 杨东伶.天津师范大学 2007
[8]西南联大知识分子共同体研究[D]. 储德天.上海师范大学 2005
[9]《文聚》研究[D]. 黄菊.西南师范大学 2005
[10]西南联大知识分子心态研究[D]. 臧明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09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309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