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0 02:13
孙中山是较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是最早把社会主义当做革命理论来宣传的思想家。孙中山一生致力于中国革命,在1897年旅居伦敦期间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孙中山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既有正确的一面,也有不对的一面。研究孙中山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利于我们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导论首先阐明研究对象,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观入手,孙中山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是孙中山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其次对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指明孙中山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在选题和结论方面有一些创新。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四个条件的影响,并经历了萌芽、曲折、发展三个历程。影响条件主要有中国革命的现实发展;马克思主义本身;苏俄革命;孙中山个人的主观条件。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的内容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从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对唯物史观的认识展开论述。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
1.2.2 关于孙中山思想的研究现状
1.2.3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原著解读法
1.3.2 学术梳理法
1.3.3 历史主义与发生学方法相结合
第2章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历史条件
2.1 中国革命的现实发展
2.2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孙中山的影响
2.3 苏俄革命对孙中山的影响
2.4 孙中山个人的主观条件
第3章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历程
3.1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的初步形成时期
3.2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的曲折时期
3.3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时期
第4章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内容
4.1 孙中山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4.1.1 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4.1.2 孙中山对剩余价值的认识
4.1.3 孙中山对唯物史观的认识
4.2 孙中山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4.2.1 孙中山解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4.2.2 吸取俄国新经济政策经验,从中国实际出发
第5章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特点
5.1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具有曲折性和反复性
5.2 孙中山的马克思主义观具有狭隘性
5.3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具有局限性
第6章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的影响
6.1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6.1.1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与中国革命的前途
6.1.2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6.1.3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分裂
6.2 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化的影响
6.2.1 孙中山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6.2.2 孙中山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唯物史观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影响[J]. 肖飞,王学先.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2]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之矛盾因素新论[J]. 吴恒.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2(04)
[3]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J]. 郭丽兰. 学术论坛. 2011(09)
[4]师其意不用其法——孙中山与马克思主义二题[J]. 杨天石. 广东社会科学. 2011(05)
[5]论国民党右派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J]. 刘育钢.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12)
[6]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J]. 夏薇薇. 改革与开放. 2010(20)
[7]第一次国共合作对国共两党的影响[J]. 侯光兰,甘义锋. 传承. 2009(08)
[8]孙中山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J]. 冯进. 党史文苑. 2008(08)
[9]孙中山逝世后三民主义的变异与升华[J]. 陈前,吴敏先. 中共党史研究. 2007(03)
[10]孙中山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李雅兴.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01)
硕士论文
[1]李达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 丁鹏.山东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52603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
1.2.2 关于孙中山思想的研究现状
1.2.3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原著解读法
1.3.2 学术梳理法
1.3.3 历史主义与发生学方法相结合
第2章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历史条件
2.1 中国革命的现实发展
2.2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孙中山的影响
2.3 苏俄革命对孙中山的影响
2.4 孙中山个人的主观条件
第3章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历程
3.1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的初步形成时期
3.2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的曲折时期
3.3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时期
第4章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内容
4.1 孙中山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4.1.1 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4.1.2 孙中山对剩余价值的认识
4.1.3 孙中山对唯物史观的认识
4.2 孙中山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4.2.1 孙中山解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4.2.2 吸取俄国新经济政策经验,从中国实际出发
第5章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特点
5.1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具有曲折性和反复性
5.2 孙中山的马克思主义观具有狭隘性
5.3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具有局限性
第6章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的影响
6.1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6.1.1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与中国革命的前途
6.1.2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6.1.3 孙中山马克思主义观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分裂
6.2 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化的影响
6.2.1 孙中山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6.2.2 孙中山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唯物史观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影响[J]. 肖飞,王学先.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2]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之矛盾因素新论[J]. 吴恒.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2(04)
[3]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J]. 郭丽兰. 学术论坛. 2011(09)
[4]师其意不用其法——孙中山与马克思主义二题[J]. 杨天石. 广东社会科学. 2011(05)
[5]论国民党右派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J]. 刘育钢.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12)
[6]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J]. 夏薇薇. 改革与开放. 2010(20)
[7]第一次国共合作对国共两党的影响[J]. 侯光兰,甘义锋. 传承. 2009(08)
[8]孙中山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J]. 冯进. 党史文苑. 2008(08)
[9]孙中山逝世后三民主义的变异与升华[J]. 陈前,吴敏先. 中共党史研究. 2007(03)
[10]孙中山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李雅兴.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01)
硕士论文
[1]李达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 丁鹏.山东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52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352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