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4 19:47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十分稀缺,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宅基地粗放利用问题异常严重。基于此,本文对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如下问题:在城市化发展中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着宅基地集约利用;应该通过什么样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宅基地的集约利用;在制度上如何保障宅基地集约利用切实实现。本文首先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对宅基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研究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宅基地集约利用具有内生的推动作用。从需求方面来说,由于城市非农产业集聚,城市用地空间承载压力变大,从而产生了对城市区划内宅基地(城中村)以及城市周边宅基地集约利用的引致需求。在聚集性循环累积效应作用下,大城市非农产业聚集程度越来越高,企业间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当部分企业无法负担大城市工人高工资、土地高价格所带来的成本压力时,它们将从大城市迁移出去,部分企业会进入小城镇,在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会形成对宅基地集约利... 

【文章来源】:南开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内容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
        2.1.1 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经济理论基础
        2.1.2 土地集约利用的实现途径
    第二节 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关系相关研究
        2.2.1 城市化发展与用地结构转变
        2.2.2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用地结构调整相关问题
    第三节 关于宅基地集约利用相关问题研究
        2.3.1 宅基地整理的内涵和意义
        2.3.2 宅基地集约利用驱动因素分析
        2.3.3 宅基地集约利用的评价与潜力研究
        2.3.4 宅基地集约利用实现方案
        2.3.5 宅基地产权相关问题研究
第三章 宅基地集约利用动力机制研究
    第一节 宅基地集约利用动力(Ⅰ):非农产业集聚与扩散
        3.1.1 核心-边缘模型基本逻辑与基本假设
        3.1.2 非农产业集聚与宅基地集约利用
        3.1.3 非农产业扩散、小城镇发展与宅基地集约利用
    第二节 宅基地集约利用动力(Ⅱ):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劳动力转变
        3.2.1 自由资本模型基本逻辑与基本假设
        3.2.2 资本流动与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劳动力的转变
        3.2.3 劳动力转变与宅基地集约利用
    第三节 宅基地集约利用动力(Ⅲ):城市自身非农产业发展
        3.3.1 资本创造模型的基本逻辑和假设
        3.3.2 资本创造理论的核心结论
        3.3.3 非农产业发展与宅基地集约利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宅基地集约利用运行机制研究
    第一节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机制概述
        4.1.1 土地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计划与市场
        4.1.2 计划与市场比较及宅基地资源配置方式选择
    第二节 城乡统一土地市场与宅基地集约利用
        4.2.1 城乡统一土地市场
        4.2.2 宅基地集约利用的核心--土地价格
        4.2.3 宅基地市场交易的主要形式
    第三节 宅基地集约利用中政府的作用
        4.3.1 政府作用路径一:构建市场
        4.3.2 政府作用路径二:规制市场
        4.3.3 政府失灵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宅基地集约利用的产权制度保障
    第一节 现行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经济分析
        5.1.1 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的现状安排
        5.1.2 现行宅基地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
        5.1.3 现行宅基地产权制度的缺陷
    第二节 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方向和路径分析
        5.2.1 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方向和原则
        5.2.2 宅基地产权制度变迁路径
        5.2.3 不同宅基地产权制度变迁路径评析
    第三节 建立新型宅基地产权制度的框架性建议
        5.3.1 完善传统的宅基地产权内容
        5.3.2 引入新型土地产权:土地发展权
        5.3.3 建设规范的宅基地产权交易市场
        5.3.4 宅基地产权运行中坚持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村宅基地使用及流转相关情况调查研究
    第一节 调查基本情况
        6.1.1 有关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6.1.2 有关访谈调查基本情况
    第二节 问卷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6.2.1 农村宅基地比重和使用情况分析
        6.2.2 农村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流转情况
        6.2.3 农民集体土地产权运行与保护相关问题
    第三节 访谈调查报告及分析
        6.3.1 旧城镇基本情况
        6.3.2 土地基本情况考察
        6.3.3 调查结论及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一、个人简历
    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农村法制建设的进路——以农民主体性与主体地位为中心的分析[J]. 李永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2]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 王海岭,咸春龙.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2)
[3]地方政府与农民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角色定位及重塑[J]. 王守智.  桂海论丛. 2010(01)
[4]中国城市蔓延与耕地保护——以郑州市为例[J]. 叶青青,莫邦亚.  企业导报. 2009(12)
[5]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技术模式研究——以惠民县胡集镇为例[J]. 王庆芳,王瑷玲,东野光亮,石磊.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6]我国空间权制度法治化历程与问题探究[J]. 陈耀东,罗瑞芳.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7]小产权房的制度根源及治理方略[J]. 蔡继明.  理论前沿. 2009(22)
[8]农村居民点整理区域联动机制的原则与实现途径——以江苏省为例[J]. 瞿忠琼,欧名豪,刘琼,夏敏.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06)
[9]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60年回顾与展望[J]. 李建建,戴双兴.  经济研究参考. 2009(63)
[10]“万顷良田”项目中农村居民点拆迁及城镇化模式探讨——以江都市小纪镇为例[J]. 王丹,张军.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2)

博士论文
[1]中国集体所有土地征收研究[D]. 高建伟.南开大学 2009
[2]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与调控研究[D]. 韩守庆.东北师范大学 2008
[3]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D]. 王丽洁.天津大学 2008
[4]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 董祚继.南京农业大学 2007
[5]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 顾湘.南京农业大学 2007
[6]基于土地市场发育的土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D]. 吴郁玲.南京农业大学 2007
[7]我国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研究[D]. 李明月.华中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166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5166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1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