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临港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2 21:22
本文关键词:天津市临港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发达国家的临港经济的发展程度已日趋成熟。在我国,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后,随着国际国内产业的转移、重化工业向海岸及港口进发、企业的国际竞争意识更加凸显等原因,临港经济带兴起和发展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我国产业布局的整体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天津滨海新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区中心地带,,在学者眼中,这一地带未来将会是带动中国经济腾飞的第三增长极;本文所研究的临港经济区又处于滨海新区的中心地带,核中之核的区位使得临港经济区的发展备受重视。 本文切入点为天津临港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目前体现出的产业发展当中的一系列,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产业区内外同质竞争的问题、产业结构的不均衡、资本结构的不均衡、产业集聚程度不足等。这些弊端是通过波特钻石模型的分析和产业发展各个方面数据所反映的问题的综。采用波特钻石模型分别从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三角度对分析了天津临港经济区与产业发展相关的环境因素,以便更有针对性的从改良产业环境方面助力天津临港经济区的发展。之后梳理了国内外与天津临港经济区发展情况相类似的临港产业区产业发展模式的经验,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临港经济区能够获得的经验和启示:联动发展、集群式发展、一体化发展、开放型产业发展策略四个方面。最后,本文归纳出适合天津临港经济区当前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升级产业集群式的集中发展、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区港联动、区区联动的联动发展等策略,进一步优化天津临港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产业模式 临港经济区 钻石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62.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9-10
- 1.1.1 选题背景9
- 1.1.2 选题意义9-10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0-12
- 1.2.1 研究内容10-11
- 1.2.2 研究方法11-12
- 1.3 本文创新点12-13
- 第二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分析13-21
- 2.1 研究综述13-16
- 2.1.1 产业发展模式的概念界定13
- 2.1.2 临港经济区相关概念简介13-14
- 2.1.3 临港工业区、临港产业区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综述14-15
- 2.1.4 临港产业区产业发展模式演化阶段及影响因素15-16
- 2.2 研究临港产业区产业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16-19
- 2.2.1 产业集群、集聚理论及产业分工理论16-17
- 2.2.2 产业转移理论17
- 2.2.3 产业联盟理论17-18
- 2.2.4 产业融合理论18
- 2.2.5 区域产业合作与互动理论18-19
- 2.2.6 循环经济理论19
- 2.3 产业发展环境分析的理论基础19-21
- 2.3.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19-20
- 2.3.2 投资环境理论20-21
- 第三章 天津临港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现状分析21-47
- 3.1 天津临港经济区概况21-27
- 3.1.1 发展历程21-22
- 3.1.2 天津临港经济区经济发展总体情况22-27
- 3.1.2.1 天津临港经济区企业情况24-25
- 3.1.2.2 科技研发情况25-26
- 3.1.2.3 利用外资水平26-27
- 3.2 天津临港经济区目前产业发展模式27-35
- 3.2.1 链化产业集群模式27-28
- 3.2.2 对内对外全面开放28-29
- 3.2.3 生态型循环发展模式29-30
- 3.2.4 产业园联合共建发展模式30-31
- 3.2.5 天津临港经济区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31-35
- 3.2.5.1 产业布局趋同导致同质竞争31-32
- 3.2.5.2 产业结构有待调整32-34
- 3.2.5.3 产业关联度不强34-35
- 3.3 天津临港经济区产业发展环境分析——基于波特钻石模型35-47
- 3.3.1 钻石模型理论及其应用35-36
- 3.3.2 生产要素条件分析36-40
- 3.3.2.1 区位条件36-39
- 3.3.2.2 资金、土地、配套设施、人力资本条件39-40
- 3.3.3 需求条件分析40-41
- 3.3.4 相关及支撑产业情况41-47
- 3.3.4.1 天津临港经济区内部的产业支撑41
- 3.3.4.2 来自滨海新区其他产业区的产业支撑41-42
- 3.3.4.3 来自天津市的产业支撑42-44
- 3.3.4.4 政策与机遇44-47
- 第四章 天津临港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的国内外经验47-51
- 4.1 联动模式47-48
- 4.1.1 上海临港产业区——港、城、区联动发展47
- 4.1.2 汉堡港临港产业区——港口战略联盟47-48
- 4.2 集群模式48-49
- 4.2.1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48
- 4.2.2 美国双岸经济——构建产业间网络联系48-49
- 4.3 一体化模式49-50
- 4.3.1 鹿特丹——港城一体化49
- 4.3.2 日本三湾一海临港工业带49-50
- 4.4 开放型模式50-51
- 4.4.1 新加波裕廊工业区50-51
- 第五章 天津临港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优化的对策建议51-58
- 5.1 优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51-54
- 5.1.1 整合驱动51-52
- 5.1.1.1 企业整合51
- 5.1.1.2 产业整合51-52
- 5.1.1.3 构建产业集群网络52
- 5.1.2 创新驱动52-54
- 5.1.2.1 优化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52-53
- 5.1.2.2 形成科技创新网络53
- 5.1.2.3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53-54
- 5.2 优化产业结构54
- 5.3 联动发展54-57
- 5.3.1 区港驱动55
- 5.3.2 区区联动55-56
- 5.3.3 区域产业融合56-57
- 5.4 本文的不足57-58
- 参考文献58-60
- 致谢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亚竹;;港口物流园区联盟问题探讨[J];物流科技;2008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海军;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理论[D];南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80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080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