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共享腹地港口群公路集疏运网络仿真建模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4 20:39

  本文关键词:共享腹地港口群公路集疏运网络仿真建模与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广东省 港口群 集疏运网络 离散事件仿真 智能算法


【摘要】:自2007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和贸易仍处于缓慢复苏的过程中。在发达国家普遍受危机重创的环境下,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贸复苏的增长引擎。在横跨危机前后的2007年至2013年间,中国进出口额年平均增速为10.2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72%。作为外向型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广东省2013年进出口额占全国约1/4,国际贸易与物流活动十分活跃。作为国际物流链条中的关键节点,港口扮演着区域的客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中转中心的角色,对于港口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港口群指位于同一特定区域中经由多种运输模式联系起来的多个港口所组成的有机整体。港口群服务于其经济腹地,当多个港口同时对应着一个腹地时,港口之间就产生了为争夺腹地资源的竞争博弈,并往往体现为零和博弈。承载着腹地与港口群之间物流的运输网络成为集疏运网络。在各种运输模式中,公路运输承载了总运量的约70%。集疏运网络领域的研究所运用的技术和工具众多,从其时变特性上可以将其分为数学解析方法以及计算机仿真方法两类。解析方法的工具包括复杂网络、目标规划等,能得到关于网络自身结构和网络配流的静态分析结果,而计算机仿真方法则是运用仿真软件如Arena等进行建模,能对网络进行动态层面的分析。在本文的应用场景下,仿真方法有助于分析货物流在网络中的动态特征。本文网络流分配的仿真建模,实际上是多主体的车辆路径规划问题,而在现实中,这种路径规划往往是一个智能、动态的决策。离散事件仿真比基于主体的仿真在模型复杂程度上更具优势,但难以实现实体的智能动态路径规划。将运用高级汇编语言所实现的智能路径规划算法嵌入到离散事件仿真模型中,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将针对同一网络所进行的仿真方法与解析方法分析结果相比较,能将对网络的认识从静态层面深入到动态层面。本文将对广东省内的公路集疏运网络进行仿真建模与分析,从物流基础设施有关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提出管理启示以及改善建议。
【关键词】:广东省 港口群 集疏运网络 离散事件仿真 智能算法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42.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3
  • 1.1.1 研究背景10-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内容13-17
  • 1.2.1 国际物流研究综述13-15
  • 1.2.2 公路集疏运网络研究综述15-16
  • 1.2.3 系统仿真研究综述16-17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7-18
  • 1.3.1 研究基础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1.3.3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18
  • 1.4 本章小结18-20
  • 第二章 广东省共享腹地港口群公路集疏运网络发展现状及分析20-28
  • 2.1 广东省沿海主要港口群发展现状及分析20-23
  • 2.2 广东省经济腹地发展现状及分析23-25
  • 2.3 广东省公路集疏运网络现状及分析25-26
  • 2.3.1 广东省公路集疏运网络现状25
  • 2.3.2 广东省公路集疏运网络存在问题25-26
  • 2.4 本章小结26-28
  • 第三章 广东省共享腹地港口群公路集疏运网络仿真模型28-38
  • 3.1 广东省共享腹地港口群公路集疏运网络仿真模型结构28-31
  • 3.1.1 模型逻辑及概念模型28-29
  • 3.1.2 仿真模型假设条件29-30
  • 3.1.3 仿真模型数据对象30-31
  • 3.2 广东省共享腹地港口群公路集疏运网络仿真模型各要素模块配置31-35
  • 3.3 广东省共享腹地港口群公路集疏运网络仿真模型路径规划算法35-36
  • 3.4 广东省共享腹地港口群公路集疏运网络仿真模型评估指标体系36
  • 3.5 本章小结36-38
  • 第四章 广东省共享腹地港口群公路集疏运网络流量分配分析38-42
  • 4.1 广东省共享腹地港口群公路集疏运网络仿真模型输出结果38-40
  • 4.2 广东省共享腹地港口群公路集疏运网络仿真模型输出结果分析40-41
  • 4.3 本章小结41-42
  • 第五章 广东省共享腹地港口群公路集疏运网络研究结论与建议42-44
  • 5.1 研究结论与建议概述42
  • 5.2 广东省共享腹地港口群公路集疏运网络研究结论与建议42-44
  • 结论44-46
  • 参考文献46-48
  • 附录48-62
  • 附录1、广东省179区(县)2008年-2013年国民生产总值(GDP)统计(万元)48-52
  • 附录2、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52
  • 附录3、集装箱卡车路径规划智能算法52-59
  • 附录4、完整路段利用率统计59-6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2-63
  • 致谢63-64
  • 附件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培荣,苗国伟;关于参股天津港散货集疏运中心建设的建议[J];山西焦煤科技;2003年S1期

2 谭朝阳;王萍;;构筑“大上海”集疏运主通道[J];中国水运;2006年02期

3 张遵兴;骆温平;;上海港内河集疏运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年08期

4 孙晓波;;上海港本地集装箱集疏运问题及对策[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09年02期

5 朱晓燕;陈子眉;;国际大都市机场集疏运通道研究[J];交通与运输;2010年02期

6 王冬生;;港口公路集疏运信息平台案例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年20期

7 ;关于加快天津港集疏运通道建设的建议[J];天津政协;2010年09期

8 韩京伟;;欧洲集装箱转运、仓储、集疏运整合中心理念研究[J];港口经济;2012年11期

9 彭德艳;秦小川;;横沙深水新港“全水运”的集疏运模式探索[J];中国工程科学;2013年06期

10 彭传圣;;集装箱港口陆路集疏运的节能减排措施[J];集装箱化;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原涛;韩宇;;天津港对外集疏运需求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隋延明;武春玲;;集疏运实施给运输生产带来的变化[A];2008年科技学术研讨年提速安全与和谐铁路论文集[C];2008年

3 程敏;韩皓;朝鲁;;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的集疏运方式比较分析与建议[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4 ;青岛港物流重点拓展六大功能 配套形成五大系统[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马顺龙;晋企投资建武南煤炭集疏运中心[N];甘肃日报;2011年

2 通讯员 何方;宁波—舟山规划布局综合集疏运网[N];中国水运报;2007年

3 记者 谢臻 王uG;三管齐下全面缓解集疏运压力[N];联合时报;2013年

4 邢鹏举 花为华;机场集疏运道路年内通车[N];扬州日报;2011年

5 马国栋邋孟祥营;精心组织狠抓关键落实集疏运方案[N];人民铁道;2008年

6 中信建投 钱宏伟;港口航运业刺激经济措施 港口航运受益大[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何方;宁波—舟山港规划建立综合集疏运网络[N];中国交通报;2007年

8 徐本梁邋通讯员 李韬;我市构建立体化集疏运网络[N];宁波日报;2007年

9 古亦忠;从扶贫开发走向开放合作[N];人民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吴宏雄;今年将实施国省道加密工程[N];福建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子豪;共享腹地港口群公路集疏运网络仿真建模与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陈海彬;广东省集装箱港口群多式联运集疏运系统建模与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王俊;天津港集疏运承载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刘晓辉;广东省集装箱港口群公路和水路集疏运系统建模与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李秋男;基于B/S结构的天津港集疏运管理系统[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90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090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7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