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PRR理论的城市公交全生命周期应急治理框架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PPRR理论的城市公交全生命周期应急治理框架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治理 应急管理 城市公交 PPRR 生命周期
【摘要】:确保城市公共安全,需要不断推进城市公交系统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使得公交突发事件呈多发、频发乃至恶发"新常态"。如何及时、有效对城市公交突发事件系统治理成为亟需解决的突出现实问题。根据社会治理理论、危机全生命周期理论及应急管理的PPRR四过程维度: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响应、恢复与重建,初步构建了城市公交全生命周期应急治理框架体系。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暨南大学应急管理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及其实证研究”(编号:12BGL108)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编号:GD10YGL03)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下广东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体系研究”(编号:2012B031500010)
【分类号】:D63;F572.88
【正文快照】: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城市发展首先要解决居民出行交通问题。城市公交等公共交通运输方式的高速发展,为民众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然而,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市区人口高度密集,导致公交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稍有不慎,就可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陕西省行政学院课题组;王彩梅;;陕西专项应急预案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探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婧婧;;契约论视角下转型期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与防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张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市应急能力评估[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9年04期
3 赵艳博;李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的构建研究[J];能源与环境;2009年05期
4 李玉兰;刘永军;葛振忠;;基于物流园区模式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姜卫平;;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桂海论丛;2009年02期
6 冉光仙;徐明忠;;论“非直接利益冲突”与公共精神的培育[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7 唐正繁;;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政府危机管理[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8 陈菁;郑航湘;吴端旺;;基于情景模拟的城市灾害救援能力评价——以莆田市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3年08期
9 高娜;苏桂武;邓砚;聂高众;仵焕杰;陶鹏;;3类人群对地震应急救援影响因素重要性认知的调查与分析——以唐山市为例[J];地震地质;2014年02期
10 张少刚;赵媚;倪小敏;王浩波;张和平;;基于AHP-模糊评价的化工园区综合应急能力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斌;姜瑜君;顾骏强;张克中;赵前胜;顾丽华;;区域承灾体脆弱性指标体系与精细量化模型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象灾害与社会和谐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滕朋;从组织传播到大众传播[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辜勇;面向重大突发事件的区域应急物资储备与调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徐婷婷;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协调能力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薇;我国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赵灿芬;农村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志香;我国自然灾害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渝佳;论城市公共安全预警信息机制的构建[D];重庆大学;2011年
5 张欣;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6 朱思磊;灾后重建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7 黄海林;论农村社会公共危机及其治理[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冬梅;我国转型期弱势群体诱发的危机及其政府治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柳;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预警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李海梅;论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形象建设[D];四川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静珍 ,郝春新;城市居民灾害应急反应能力的研究[J];城市与减灾;2003年05期
2 邓云峰,郑双忠,刘铁民;突发灾害应急能力评估及应急特点[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年05期
3 程卫帅;黄薇;刘丹;;中美水利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比较分析[J];人民长江;2009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曙东;;政策生命 周期论析[J];政策;1994年03期
2 赵瑞雪;如何超越“总裁生命周期”理论[J];党政干部学刊;2003年02期
3 苏国强;;生命周期理论与中国农村妇女的生命文化周期探构[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10年02期
4 李玮;;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社会责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吴俊江;;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文化关系研究[J];世纪桥;2011年13期
6 王书坚;任职生命周期与国企经营管理队伍建设[J];人民论坛;2003年07期
7 纪国涛;黎明;;企业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视角分析[J];理论界;2006年03期
8 尤建新,王书坚,濮津;生命周期理论与国企用人机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中国老年人生命周期调查与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4年04期
10 王来宾;;基于生命周期的NGO领导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康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业生命周期[A];“以德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郭伟祥;刘光复;刘志峰;黄海鸿;;可持续发展新战略:绿色生命周期工程[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战彦领;周敏;;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王寓辰;张金隆;卢新元;陈艳;;全生命周期下IT项目风险识别研究[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晓红;曹裕;;基于外部环境视角下的我国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研究——以深圳等五城市为样本的实证研究[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柴效武;;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在售房养老模式中的运用[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四辑)[C];2005年
7 任均云;;企业创新的源动力的思考[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8 陈晓红;曹裕;;基于外部环境视角下的我国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研究——以深圳等五城市为样本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钱士茹;;企业持续成长的动因与机理——基于战略、能力与生命周期视角的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张蒽;黄群慧;;企业生命周期框架下的企业社会责任[A];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5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向明;浅议旅游生命周期[N];中国旅游报;2007年
2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何闺湘;生命周期基金 产品设计有特色[N];中国证券报;2008年
3 编译 陈畅;管理数据生命周期 防止信息失窃[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4 张明;延展基低药生命周期[N];医药经济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阎建芳;家具采购应引入全生命周期理念[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4年
6 樊晓熙;员工的价值生命周期[N];组织人事报;2004年
7 唐剑锋;延长企业家生命周期[N];中国信息报;2006年
8 汇丰晋信基金管理公司;生命周期基金推翻新三座大山[N];证券时报;2006年
9 林晟;美国生命周期基金面临挑战[N];证券时报;2006年
10 张国光;延长企业家生命周期[N];经理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全怀周;企业生命周期的系统管理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丁士海;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品牌生命周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晓丹;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上市公司价值评估方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吴杰民;基于生命周期的产品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李保红;基于标准生命周期的信息通信技术标准化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洋;河北省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年
2 陈洪波;企业核心竞争力生命周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3 王玉立;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孙超;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生存能力与发展战略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4年
5 孙启新;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科技型企业支撑环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王涛;数字资源生命周期测度与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7 朱姝;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年
8 何璨;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中的社会资本演进探析[D];西南大学;2014年
9 郭丹丹;生命周期视角下的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D];武汉纺织大学;2012年
10 李村;中国国内服装品牌生命周期研究之初探[D];东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85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285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