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服务社会公共影响程度排序
本文关键词: 交通工程 道路运输服务 社会公共影响程度排序 主成分分析 评价模型 出处:《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评价15类典型道路运输服务对社会公共影响的程度并比较定位,根据道路运输服务特征构建了判定道路运输服务社会公共影响程度的9个评价指标。结合专家调查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了公益因子、环境因子、发展因子和安全因子共4个主成分,建立了判定道路运输服务社会公共影响程度的评价模型;根据计算结果,对15类道路运输服务按照社会公共影响程度大小进行了排序。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公共影响最大的前3类道路运输服务依次为危险品货物运输、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15种典型运输服务社会公共影响程度排序对道路运输理论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可为政府针对各种服务制定有区别的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对运输企业实施不同服务的发展策略和经营管理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15 types of typical road transport services on social and public, and compare the position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ad transport service, 9 evaluation indexes are constructed to judge the degree of social public impact of road transport services. Combined with the method of expert investiga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s used to obtain public welfare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factor and the safety factor have four principal components, established the evaluation model to judge the social public influence degree of the road transportation servic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15 types of road transport services are ranked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social public influe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rst three types of road transport services with the greatest social and public impact are dangerous goods transport. Urban public transport and rural passenger transport; The ranking of the social and public impact of 15 typical transport services i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road transport, and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different development policies for various services. It also has good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of different services.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苏州汽车客运集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90340)
【分类号】:F512;U491
【正文快照】: 0引言按照《道路运输条例》规定,道路运输服务的类别划分为道路客运、道路货运和相关服务三大类别。在实际运营和管理中,旅客运输服务分为班车客运、城市公交、出租客运、旅游客运、包车客运和农村客运;道路货物运输分为普通货物运输、危险品货物运输、专用货物运输、大型货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顺泉;曲林迟;余思勤;;中国港口功能的聚类和判别[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2 王建伟;李娉;高洁;;中国交通运输碳减排区域划分[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3 郗恩崇;站运分离:意义与途径[J];运输经理世界;2005年Z1期
4 张国伍;综合交通枢纽智能化系统刍论[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习江鹏;道路货物运输网络化理论与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宗婷;张生瑞;霍东方;柳孟松;;城市客运交通换乘枢纽评价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2 邢智强;谭任绩;;从高速公路客运企业对客运站的需求看客运站的发展方向[J];改革与战略;2007年04期
3 林国鑫;罗石贵;苗聪;;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和框架体系研究[J];公路;2012年05期
4 帅斌;钟绍林;李静;;我国铁路运输发展区域划分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5 鲍巨康;;计算机技术在体育馆中的管理网络构建与应用体会[J];电子世界;2013年12期
6 孙玉光;庞小培;周汝胜;;客运枢纽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年05期
7 彭嘉;;中国区域高速公路发展阶段划分[J];公路;2013年09期
8 王志虹;董江涛;;制约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因素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7期
9 梁世翔;;现代物流与ITS协同发展的关键技术[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梁世翔;;基于ITS的协同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J];交通与计算机;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莫一魁;成峰;晏克非;;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茂奎;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运一体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丰伟;城市对外交通综合换乘枢纽系统关键问题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石磊;高速铁路客运枢纽空间建构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顾敬岩;道路货运产业特征与市场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晨阳;欧国立;;网络型产业的网络效应与一般规模经济效应的特征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董晓岩;刘军;王莹;;货物运输服务网络设计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沈睿;刘军;季常煦;;货物运输服务网络设计频度模型的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黄海军;欧阳恋群;刘天亮;;交通网络中用户均衡行为的效率损失上界[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5 孙有望;闫国伟;;浅论我国的综合运输货运业务网络[J];中国储运;2007年03期
6 姚胜永;潘海啸;;基于交通能耗的城市空间和交通模式宏观分析及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3期
7 李齐云;商凯;;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碳税减排政策设计[J];财政研究;2009年10期
8 莫辉辉;王姣娥;金凤君;;交通运输网络的复杂性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6期
9 金凤君,王姣娥;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J];地理学报;2004年02期
10 周一星,胡智勇;从航空运输看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J];地理研究;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海成;公路资产论[D];长安大学;1999年
2 吴群琪;交通运输系统价值分析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3 辛向前;网络经济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王建伟;空间运输联系与运输通道系统合理配置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5 严季;我国道路货物运输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6 王炼;道路快件货物运输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7 初良勇;我国水上石油物流系统与分拨运输网络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海波;吴群琪;;谈道路运输服务体系配置问题[J];交通企业管理;2006年01期
2 王胜普;;道路运输执法需要与时俱进[J];交通企业管理;2006年04期
3 胡大明;;浅议黑龙江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年10期
4 熊燕舞;赵峰;;运输大省渴望成为运输强省——山东道路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孔卫国专访[J];运输经理世界;2006年08期
5 吴云雪;;陇原道路运输谋破重围——甘肃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局长王繁己专访[J];运输经理世界;2006年11期
6 李华中;;适应科学发展新要求 推进道路运输管理新发展[J];前进;2007年01期
7 李晓峰;;2006年中国道路运输发展回顾与展望[J];运输经理世界;2007年Z1期
8 季奇武;;论道路运输发展规划体系的构建[J];综合运输;2007年04期
9 武术;邵敬;;安徽省道路运输信息网络平台建设[J];运输经理世界;2007年05期
10 李东华;;我国道路运输政府管制必要性探讨[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宝林;;道路运输与集约化经营[A];全国中心城市道路运政管理工作第十七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陈忠富;;我国道路建设与道路运输、汽车技术协调发展的思考[A];重庆市首届工程师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广西道路运输协会[A];民间组织理论探索——广西民间组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巴颜林;;科学创新 加快道路运输发展[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尹健;;浅谈我国道路运输信息化管理的现状[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6 邵迈;王征平;蔡少渠;;节能环保是道路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湖北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邵迈;王征平;蔡少渠;;节能环保是道路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8 何y腜,
本文编号:1476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476708.html